-
经络实质假说
经络实质假说是关于经络物质基础问题的一些认识。包括第三平衡论、经络与神经体液相关说、经络控制论等。
-
经络类传导说
经络类传导说为经络实质假说之一。(2)针刺与胃经相表里的脾经阴陵泉时,针刺效应与足三里相同,认为这是经络吸收感应现象。(3)先后或同时针刺足三里和丘墟时,吸收显著降低,此为经络吸收抑制现象.如改变针刺强度,给足三里以弱刺激,给丘墟以强刺激,即可以解除吸收抑制现象,此为经络吸收脱抑制现象。
-
经络—皮层—内脏相关论
经络—皮层—内脏相关论为经络实质假说之一。认为经穴与大脑皮层的联系首先由经穴条件反射证明,没有皮层的参与,不能形成条件反射。
-
经络自主神经论
经络自主神经论为经络实质假说之一。认为自主神经系统是经络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自主神经末梢经构的一种特殊联系。
-
经络波导假说
经络波导假说为经络实质假说之一,认为经络是引导电磁波传播的波导管,经气是以红外线一微波波段为主体的电磁波。
-
经络独特系统论
经络独特系统论为经络实质假说之一。认为经络是一个独特系统。
-
经络神经论
经络神经论为经络实质假说之一。认为经络是机体的功能联系,其物质基础是神经和神经一体液。
-
脊髓脑干神经网络假说
脊髓脑干神经网络假说为经络实质假说之一,认为①脊髓后角胶状质区和低位脑干存在与体表经络相对应的、多突触的、高度并联互联的神经网络链。③这种兴奋扩布可一方面通过相应节段胶状质区的突触三联体等接替给相应节段的脊丘束神经元传向丘脑和大脑皮质感觉区产生循经感传的感觉;
-
第三平衡系统
四种平衡系统的速度和作用如下表:人体四种平衡系统的速度和作用平衡系统速度作用第一平衡系统——躯体神经100米/秒(传导)快速安式平衡第二平衡系统——植物神经1米/秒(传导)内脏活动平衡第三平衡系统——经络0.1米/秒(感传)体表内脏平衡第四平衡系统——内分泌以分计(作用)全体慢平衡
-
整体网络结构说
整体网络结构说为经络实质假说之一。认为经络是与神经、血管密切相关,又非神经、血管的一种新的管状网络结构系统。
-
二重反射说
长反射是由针刺通过中枢神经引起的反射效应,短反射是由针刺作用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通过神经末梢引起的不依赖中枢的局部反射效应。(2)经络循行线上的皮肤、皮下组织与血管周围有相对丰富的_神经丛(网),主要由交感肾上腺素能、胆碱能纤维和传入神经组成,这些游离的神经末稍可以相互发生影响;
-
经络波导说
经络波导说的中心内容:这一假说的中心内容包括:(1)要象在微波学中,密切地把波导系统的元件,部件的实质结构与在其中传输着的微波的磁力线、电力线结构联系起来那样,把人体这个“小宇宙”中的“气光子”(从内气的角度着眼,作者特地把体内的电磁波称为气光子)看做是与实质结构同样重要的物质。
-
经络电通路说
经络电通路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根据用“经络测定仪”探测经络线上皮肤的电参量,对人体十二经脉测定的结果,其路线和所通过的各个经穴,基本上与古书的记载相同。有人以四电极法测量人体皮下约2mm处的导电特性,观察到:大多数人皮下的低电阻点都可以联接成与古典线走行基本相同、左右两侧对称的、稳定的低阻线;
-
经络独特系统说
经络独特系统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这一假说的实验依据除了有关辞条提到的经络皮肤电之类的生物物理特性、某些经络现象、同位素示踪技术显示的经穴与脏腑之问的特异性联系等资料外,还有穴位或耳区反映点作同位素(磷红)注射,显示放射性物质有循经分布的特点。
-
经络控制论说
经络控制论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50年代,就有人注意到经络学说与控制论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控制论角度来看,气血相当于讯息及其载体,经络相当于讯息通道,穴位相当于讯息的输入,输出端,经络控制系统的物质基础则是以神经体液为主的整个人体。
-
经络内脏皮层相关说
经络内脏皮层相关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针刺狗足三里建立食物性条件反射后在胃经其他穴位上捻针时,亦出现有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在膀胱经或胆经距足三里很近的阳陵泉捻针,却不引起唾液分泌,说明条件反射有循经泛化现象。从大体解剖来看,泛化途径与神经干的分布无一致关系。
-
经络生物电说
经络生物电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实验发现,器官活动增强时,相应经络原穴电位增高;创伤和骨折病例测定中的结果与上述现象一致。故认为经络是人体内电的通路,从组织器官发出的电流,依其强度和量,沿着特殊导电通路行走,纵横交叉,遍布全身。它与神经系统有密切联系,但并不等于神经系统。
-
经络多组织综合发生系统说
经络多组织综合发生系统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经络学说是前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综合了解剖学所见与临床所见的循经感传现象而创立的。因而认为经络是神经、内分泌、血液、血管、淋巴管、肌肉、皮肤等多种组织、系统综合机能的体现。
-
经络特殊结构说
经络特殊结构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朝鲜金风汉在《关于经络实态的研究》一文中,报告他发现了经络的实态:经穴是与周围组织有明确区别的硬度较软的卵圆形结构物,它存在于表皮下及其他各种组织上,它的周围有许多毛细血管所包绕。此结构物的大小和形态各自不同。管状结构物中完全没有许旺(Schwann)氏细胞。
-
经络物质基础说
有人用尸体四肢作横断与纵剖面分肉之间筋膜间隙观察,发现皮肤、肌肉、骨骼之间有不规则的多角套管复合立体筋膜间隙,与手太阴肺经分布路线基本一致。
-
经络与淋巴相关说
经络与淋巴相关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这一假说是在有人用碳素墨水注入上、下肢一定穴位以追踪淋巴管的走向,发现与肺经、足三阴经有较高的符合率,故以为经络与淋巴有关。
-
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
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手三阳经分布于上肢背面,接近颈部脊神经及颈上交感神经节,又经颈内动脉(颈动脉丛)及脑神经与头部各器官相连,故主治头部疾患;针刺穴位时,有的刺到肌肉和肌腱的感受器或血管感受器,这是反射活动的感受器部分,传入神经有躯体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
良导络说
良导络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此后在验证各种疾病与通电阻抗的相互关系时,又发现了十二经络的全部形态。嗣后又在良导络的基础上根据五行学说对良导点进行了研究,证明刺激容易在古典上的相生线和相克线方向引起反应,并把这种方向称为五传导方向。而且证明了皮肤的良导点和良导络主要是由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而发生的。
-
中枢神经机能相关说
中枢神经机能相关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因而设想,在中枢内存在着一些机能上相互关联的,细胞,只要其中一点兴奋,就会波及这个细胞组内的其它神经细胞,由此可以解释针刺一个穴位能够引起一条感传线的原因。推论经络发生在大脑皮层,通过神经过程的泛化机制而起作用的。
-
神经反射说
神经反射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在这种学说指导下,有人根据《灵枢·本脏篇》和《难经》的记载,认为古人对经络的描述可能是指动、静脉以及神经而言。另外的一些实验表明,针刺或电针对乙醚、水合氯醛麻醉的动物,具有解除抑制使之提前苏醒的作用,但若刺激部位的神经阻滞麻醉时,针刺则不显示这种效应。
-
神经节段相关说
神经节段相关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从胚胎学分析,纵长的消化管最初是与躯干同长并行而且分节,各节皆与本节的皮、肌表里对应且都受本节的神经控制。人体解剖研究认为,俞募穴与相应的内脏以及任脉穴位区域的神经所属节段与其主治内脏的节段也有相当一致性。关元属胸12,主治泌尿生殖系(属胸10~
-
神经体液相关说
神经,是指从神经末梢到大脑皮层的完整系统。体液,是指来自内分泌腺或体内任何组织细胞的,可以借血液循环运行或自行渗透浸润的一切化学物质或代谢变化的总称。针刺是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可以引起反射作用,这一反射作用的传出途径,可能通过神经,也可能通过神经与体液的综合活动而达到效应器官。(2)交感神经营养作用;
-
二重反射假说
二重反射假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认为针刺穴位一方面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通常的反射效应(即长反射),另一方面由于局部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些酶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引起一系列的局部短反射,从而引起了循经出现的各种经络现象。
-
体表内脏植物性联系系统说
体表内脏植物性联系系统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其根据是:(1)任何穴位都有神经纤维,即使是在血管周围也不能排除神经末梢;(3)“气至而有效”,在效应器产生功能变化(调节),是由穴位刺激经过各级中枢产生的调节反射。(6)形态学、组织化学关于交感神经调节局部血流的研究支持上述假说。
-
人体自控调节论
人体自控调节论为经络实质假说之一,其认为经络活动于人体,是自动控制体系中的信息通道,穴位是发生器,针灸等刺激是信息源,经络在控制对象之间传递着控制讯号和反馈讯号。
-
第三平衡系统说
第三平衡系统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他把控制人体机能活动的总枢纽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平衡系统—控制随意肌运动的躯体神经系统,保持运动中的快速动态平衡.其传导速度大约70m~第三平衡系统—控制体表内脏之间协调平衡的经络系统,传递体表刺激对内耻的影响,保持其更慢的动态平衡,其传导速度约为2.7cm~
-
经络电通路假说
经络电通路假说为经络实质假说之一,指把经络作为电流通路的学说。
-
经络生物电轴及其电能路说
经络生物电轴及其电能路说为经络实质假说之一。认为经络是人体的生物电轴现象。不同电轴线的交叉点就是穴位。
-
波导说
波导说为经络实质假说之一。认为经络是引导电磁波传播的波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