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针
文针与武针对举,即温针。这种方法综合了针刺与艾灸的效能,故又称“温针灸”“针柄灸”。其作用是以针刺为主,并借助热力,通过针体传入腧穴,以温通经脉,宣行气血,用来治疗寒滞经络,气血痹阻等疾病。将艾绒捏紧,并嘱病人不要移动体位,以防艾火落下,烫伤皮肤,烧毁衣物,甚至引起弯针或折针等事故的发生。
武针
武针与文针对举,即火针。出《金针百日通》。见《备急千金要方》。又称燔针、焠针或烧针。古时以麻油灯火烧红针尖后点刺。近人改用不锈钢丝或钨丝、钼丝制成不同粗细的火针,以酒精灯燃点,待针赤后刺激穴位,主要用于痈肿脓疡未溃、瘰疬、疣、痣、息肉等。火针参见文针:文针与武针对举,即温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