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从阴化寒
从阴化寒为病机。指寒邪直接侵犯三阴经。《景岳全书·伤寒典》:“若初起本无发热头痛等证,原不由阳经所传而径入阴分者,其证或厥冷、或呕吐、或腹痛泻利、或畏寒不渴、或脉来沉弱无力,此皆元阳元气之不足,乃为真正阴证。”临床上以直中少阴为多见,由于肾阳虚衰、阴寒极盛,治宜急救回阳,用四逆汤之类。
-
从化
从化是指病证的性质随体质阴阳而变化,如从阳而化热、从阴而化寒等。感受六淫邪气后,由于体质的特殊性,病理性质往往发生不同变化,如同样感受风寒邪气,阳热体质者往往从阳化热,而阴寒体质则易从阴化寒。《医宗金鉴》:“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故生病各异也。是以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或从寒化,或从热化…
-
虚则太阴
虚则太阴为病机。指人体感受寒邪,太阳病不解,病邪内传,若患者素体阳虚,脾胃虚弱,寒邪入里则可从阴化寒,形成脾胃虚寒之太阴病。脾胃虚证属太阴。
-
少阴寒化
少阴寒化为少阴病心肾阳虚阴盛,从阴化寒的病理变化。指心肾阳衰,阳不制阴,从阴化寒,虚寒内生。发生于外感热病后期的危重阶段。主要症状有精神委靡,蜷卧恶寒,面色苍白,脉微细或沉或数而无力,四肢不温,甚至厥逆,下利清谷,小便清长,口不渴或渴喜热饮,严重者冷汗如油,晕厥,呼吸困难,脉微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