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症状名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
kǒu pì
wry mouth[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wry mouth[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口僻(wry mouth[1][2])为症状名[3]。是指以口眼歪斜于一侧,目不能闭,口角流涎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3]。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亦称口[3]。
口角呈或左或右斜之状[3]。
口僻多由风寒阻滞经脉所致[4]。
《诸病源候论·风口候》:“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僻,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平视,诊脉浮而迟者可治。”
《金匮翼》卷一:“风入耳中,亦令口。缘坐卧处对耳有窍,为风所中,筋牵过一边。”
口僻的治疗宜祛风散寒,通络活血为主;亦可用外敷法[4]。
口眼斜亦称口眼歪斜[5]。指口眼向一侧斜的症象[5]。出《黄帝内经灵枢·经筋篇》。
多由经脉空虚,风痰乘袭所致[5]。
《医学发明·中风》:“中血脉则口眼斜。”
《证治要诀》卷一:“中风之证,卒然晕倒不知人,或痰涎壅盛,咽喉作响,或口眼斜,手足瘫缓,或半身不遂,或舌强不语。”
治用小续命汤、疏风汤等方[5]。
又“有无故口眼斜,投以中风药剂不效,盖缘骨虚受风所致,……川乌一味,决不可少,宜炮熟用。”本证可见于脑血管意外、面瘫等[5]。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