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瘤膏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kū liú gāo

2 《准绳·疡科》卷五:枯瘤膏

2.1 处方

草乌4两,川乌2两,干桑耳1两半,桑朽木1两半,矿石灰1碗,桑柴灰1碗,荞麦秸灰1碗。

2.2 制法

上将草乌川乌桑耳、桑朽木共烧成灰,和矿石灰桑柴灰荞麦秸灰一处,装入酒漏内,以棕塞其漏窍,用水1斗煎滚淋汁,慢火熬浓,以10碗取1碗为度,以厚实瓷器收贮,密封固。

2.3 功能主治

六瘤、瘰、疬、痔漏

2.4 用法用量

如用,入矿石灰调匀为糊,点瘤顶上,以湿纸数重贴药上,如若未干不须贴,若留久药干,以唾调涂。直待十分黑腐,以刀剪刮取之,腐肉未尽,又点又刮,如怕剪刮者,却用井金散点之,以渐腐烂自去,不用针刀,后却以膏药贴之,去尽腐肉为度。

2.5 摘录

《准绳·疡科》卷五

3 卫生宝鉴》卷十三:枯瘤膏

3.1 别名

枯瘤子药

3.2 处方

草乌半斤,川乌4两,干桑耳3两,桑朽木3两,细白石灰3碗(陈者),桑柴灰2碗。

3.3 制法

上药烧令存性,同二灰研匀,用水1桶淋汁,如法熬成膏

3.4 功能主治

瘤。

3.5 用法用量

枯瘤子药(《普济方》卷二九四)。

3.6 摘录

卫生宝鉴》卷十三

4 《准绳·疡科》卷五

4.1 方名

枯瘤膏

4.2 组成

草乌4两,川乌2两,干桑耳1两半,桑朽木1两半,矿石灰1碗,桑柴灰1碗,荞麦秸灰1碗。

4.3 主治

六瘤、瘰、疬、痔漏

4.4 用法用量

如用,入矿石灰调匀为糊,点瘤顶上,以湿纸数重贴药上,如若未干不须贴,若留久药干,以唾调涂。直待十分黑腐,以刀剪刮取之,腐肉未尽,又点又刮,如怕剪刮者,却用井金散点之,以渐腐烂自去,不用针刀,后却以膏药贴之,去尽腐肉为度。

4.5 制备方法

上将草乌川乌桑耳、桑朽木共烧成灰,和矿石灰桑柴灰荞麦秸灰一处,装入酒漏内,以棕塞其漏窍,用水1斗煎滚淋汁,慢火熬浓,以10碗取1碗为度,以厚实瓷器收贮,密封固。

5 方出《得效》卷十九,名见《仙拈集》卷四

5.1 方名

枯瘤膏

5.2 组成

甘草

5.3 主治

小瘤。

5.4 用法用量

笔蘸涂瘤傍四围,干后复涂,共3次;然后大戟芫花甘遂等分为末,醋调,别笔涂敷其中。不得近著甘草处。次日缩小,又以甘草膏小晕3次,中间仍用大戟芫花甘遂如前法,自然焦缩。

5.5 制备方法

煎膏。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