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別名
準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鑲術;LASEK
5 概述
PRK手術後有顯著疼痛、角膜霧濁等顯著缺點,LASIK手術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PRK的缺點,但因需做角膜瓣等而可能帶來相關的潛在危險。Camellin(1999)介紹一種稱爲LASEK的方法,即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鑲術(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爲PRK的改良方法。該手術不是將激光切削區的角膜上皮去除,而是將其完整的從前彈力膜上掀起,激光切削完成後,再將角膜上皮瓣復位。他認爲該手術是目前最好和最安全的屈光手術方法之一。LASEK手術在以下方面明顯優於PRK:①術後基本無疼痛;②有上皮帽作爲保護,感染機會更少;③無角膜霧濁發生;④在上皮帽下再生的上皮規則,上皮帽在2周內脫落;⑤術後用藥時間更短。LASEK手術在以下方面比LASIK具有優點:①安全性高,避免因角膜瓣製作過程中發生的危險和併發症;②對瞼裂小、眼窩深、眼球小、角膜扁平的病人,對角膜厚度低於500μm的病人,做LASIK手術困難,易發生併發症,而特別適合做LASEK手術;③某些職業要求角膜抗張強度高,LASIK手術對眼球強度影響大於LASEK;④上皮瓣復位後不會發生角膜基質的皺褶;⑤成本低,無須使用板層角膜刀和相關耗品;⑥LASEK術後像差無改變,而LASIK有輕度像差變化;⑦某些不適合做LASIK的病人可能適合做LASEK手術,甚至包括對LASIK有恐懼心理的病人;⑧醫生的心理壓力小。缺點包括:術後需要用接觸鏡3d;手術需要用特製的“上皮刀”等器械;矯正近視度數達不到LASIK手術的範圍;手術技術需要一定的培訓。
6 適應症
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鑲術適合PRK手術的病人(參考PRK手術有關內容),尤其對低和中度近視眼。
9 手術步驟
1.角膜表面麻醉劑滴2次,開瞼器開瞼。
2.角膜上皮預切口。用特製的直徑8mm的上皮環鑽,鑽刃校準爲60~70μm,用力壓下,左右擺動2~3次(約10°),使上皮切斷而不會損傷前彈力層(環鑽刃設計不會切入)。同時,由於環鑽在12點鐘有個80°缺口,當上皮瓣掀起時有與LASIK角膜瓣相似的上皮連接蒂。
3.鬆解上皮。用8.5mm直徑的圓筒放在角膜上,滴入20%乙醇0.1ml(蒸餾水配製),留置30s,保證乙醇能從上皮切緣進入上皮和前彈力層間,將兩者之間的連接鬆解。
5.掀起角膜上皮瓣。用一特製的刮勺將角膜上皮瓣輕輕剝離推折到12點鐘處。注意儘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以免前彈力層表面乾溼度不均,影響激光能量的均勻吸收。
6.激光角膜切削。與PRK相同。
7.角膜上皮瓣復位。注意先滴少許BSS,保證潤滑使上皮復位易於操作。上皮復位後,等待1min,令上皮粘連牢固。
8.戴治療性軟角膜接觸鏡,滴抗生素眼液(與PRK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