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註解
NaFeEDTA,中文名稱爲乙二胺四乙酸鐵鈉,分子式C10H12N2O8FeNa·3H2O,是絡合劑EDTA和金屬離子Fe3+形成的穩定絡合物(log k=25.1),性質很穩定,水溶性好、鐵鏽味弱、鐵吸收率高(NaFeEDTA強化醬油中鐵的人體吸收率爲10.51%,約是硫酸亞鐵4.73%的2倍)。目前國際上推薦的質量規格,含鐵量爲12.5~13.5%,EDTA爲65.5~70.5%。
2 乙二胺四乙酸鐵鈉在食物強化應用方面的特點
1)NaFeEDTA中鐵的吸收是在胃腸解離出鐵後與其他鐵劑一樣進入非血紅素鐵池中;
2)其中只有不到1~2%的NaFeEDTA是被腸道直接吸收進入血循環,但很快並完全經尿液排出體外;
3)食物強化的量不會對其他礦物元素的吸收產生不良影響,如鋅;
4)由於受膳食中鐵吸收抑制劑(植酸和多酚等)影響較小,其鐵的吸收利用率通常高於其他鐵劑(如硫酸亞鐵),但低植酸膳食中,兩者吸收率相近;
5)對於鐵充足的人羣,由於機體的下調功能,NaFeEDTA中鐵的吸收率不高於硫酸亞鐵。因此,通過日常膳食而從食物強化應用的NaFeEDTA,不會造成在人體鐵的過量蓄積。
3 乙二胺四乙酸鐵鈉在食物強化應用中的安全性
國際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FAO/WHO)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是FAO/WHO設立的獨立委員會,是食品安全風險性評估領域國際的權威機構。JECFA在1992年開始暫時性批准NaFeEDTA在有監管下食物強化中的應用,2007年總結性評估認爲NaFeEDTA是應用於食物強化的鐵劑來源、是安全的,但需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即添加後每日膳食的總鐵攝入不應超過0.8 mg/kg bw,以及EDTA不能超過 1.9 mg/kg bw,同時也就撤銷了之前的暫時性和監管。
據此,世界衛生組織於2009年在小麥粉和玉米粉強化建議中提出鐵的添加水平,推薦使用NaFeEDTA,特別是高出粉率的麪粉(由於存在植酸等鐵抑制因素)中只推薦了NaFeED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