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艾條灸(moxa stick moxibustion)又稱艾卷灸[1]。爲艾灸法的一種[2]。是用艾條在施灸部位或病變部位施行的灸法[3]。即用特製的艾條在穴位上或病變部位進行燻灸或灼燙[3]。此法從古代太乙神針和雷火針灸法簡化而來[3]。使用簡便,效果良好,爲目前臨牀所常用[3]。
4 艾條
艾條(moxa stick)又稱艾卷[3]。是用棉紙包裹艾絨製成的圓柱形長卷[3]。一般長20釐米,直徑1.5釐米,重約10g[3]。
純艾條是取艾絨24克,平鋪在26釐米長、20釐米寬,質地柔軟疏鬆而又堅韌的桑皮紙上,將其捲成直徑約1.5釐米的圓柱形,越緊越好,用膠水或漿糊封口而成[3]。
如在艾絨中摻入藥物(加入藥末6~8克,與艾絨拌勻)稱藥艾條[3]。
5 艾條灸的分類
5.1 懸起灸
懸起灸(over skin moxibustion suspension moxibustion)爲艾灸灸法之一[4][5]。是將艾條懸於穴位上方施行的灸法[5]。懸起灸與實按灸相對,方法是將艾卷懸放在距離穴位一定高度上進行燻烤,不使艾卷點燃端直接接觸皮膚[5]。一般每次灸至皮膚溫熱潮紅爲度[5]。清《陳修園醫學叢書·太乙神針》附載有葉圭的操作法:“將針(指艾條)懸起,離布半寸許,藥氣自能隔布透入……取效較緩。”操作時可集中燻灸一處,也可作較大範圍的迴旋灸,也可作一起一落的雀啄灸[5]。
5.2 實按灸
實按灸(pressing moxibustion paper or cloth-separated moxibustion)爲艾條灸的一種[6]。是指施灸時,先在施灸部位墊上布或紙數層,然後將藥物艾條的一端點燃,趁熱按到施術部位上,使熱力透達深部的艾條灸[6]。古代的太乙神針、雷火針灸法屬此範疇[7]。《壽域神方》卷三:“用紙實卷艾,以紙隔之,點穴於隔紙上,用力實按之,待腹內覺熱,汗出,即差。”即將艾條(通常用藥艾條)點燃後隔布或綿紙數層緊按在穴位上施灸,使熱氣透入皮肉;待火滅熱減後重新點火按灸[7][7]。常用於風溼痹證[7]。古代的太乙神針、雷火針灸法屬此範疇[7]。
詳見實按灸條。
6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24.
-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74.
-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29.
-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89.
- ^ [6]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68.
-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