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白草莓
2.1 出處
《雲南中草藥選》
2.2 拼音名
Bái Cǎo Méi
2.3 別名
三匹風、野楊莓、草莓(《西藏常用中草藥》),白泡兒、白藨、白蒲草(《雲南中草藥選》),只大薩曾(藏名)。
2.4 來源
爲薔薇科植物白草莓的全草。5~10月採集全草,洗淨,切段,陰乾備用。
2.5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根莖粗,被鱗片,具多數鬚根。有纖細的匍匐枝。基生葉有長柄,披散狀;羽狀3小葉;小葉卵圓形,先端鈍圓,基部寬楔形,邊緣有粗鋸齒,長2~3釐米,寬1.5~2釐米,上面綠色,有疏柔毛,下面灰綠色,密生柔毛。花莖根生;花白色,爲總狀花序式的小花束,花托膨大而肉質,白色。聚合果球形,小瘦果卵圓形,紅色。花期春季。
2.6 生境分佈
生於田邊、溝邊、路旁草叢及溼潤肥沃的土壤中。分佈廣西、雲南、西藏等地。
2.7 化學成份
預試含鞣質、甾醇、酚性物質,而黃酮、氨基酸、有機酸反應不明顯。
2.8 性味
①《西藏常用中草藥》:"性寒,味甘苦。"
②《雲南中草藥選》:"苦,涼。"
2.9 功能主治
祛風,清熱,解毒。治風熱咳嗽,百日咳,口腔炎,痢疾,尿血,瘡癤。
①《西藏常用中草藥》:"祛風止咳,清熱解毒。治風熱咳嗽,百日咳,疔瘡,蛇咬傷,燙傷。"
②《雲南中草藥選》:"消炎解毒,續筋接骨。治口腔炎,口腔潰瘍,血尿,泌尿系感染,腰椎結核,骨折。"
③《廣西植物名錄》:"解毒,調經,涼血。治紅白痢,小兒疳積,刀傷。"
④《藏醫常用藥物的整理研究》:"治肺、胸內有膿血(以果實爲好),並能祛溼清血,疏通血脈(以全草爲好)。"
2.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2.11 附方
治毒蛇咬傷,瘡癤:鮮白草莓適量,搗爛加紅糖外敷。(《雲南中草藥選》)
2.12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