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幼幼新書》卷十引《劉氏家傳》:白附丸
2.1 別名
2.2 處方
白附子(生)2個,天南星(炮)半兩,全蠍37枚,人蔘2錢,白殭蠶(麩炒)14個,硃砂1錢,腦、麝、乳香各少許。
2.3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芡實大。
2.4 功能主治
小兒因驚,或風涎盛,手足欲動之疾,天釣眼睛,搐掣手腳;涎潮心舍,叫喚不應,並夾驚傷寒、驚癇。
2.5 用法用量
2.6 摘錄
《幼幼新書》卷十引《劉氏家傳》
3 《醫略六書》卷二十六:白附丸
3.1 處方
白附子2兩(鹽水炒黑),黑附子2兩(鹽水炒),黃狗頭骨4兩(炙灰)。
3.2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
3.3 功能主治
白崩經久,脈微者。
3.4 用法用量
每服1-2錢,米飲送下。
3.5 各家論述
寒溼襲虛,帶脈不固,而白帶淫溢特甚,故曰白崩焉。黑附子補火燥溼,白附子燥溼昇陽,黃狗頭骨壯陽澀脫,以固白崩也,蜜以丸之,飲以下之,使陽氣內充,則寒溼外散,而衝任清和,帶脈無不完固,何有白帶溢甚,謂白崩之患乎!
3.6 摘錄
《醫略六書》卷二十六
4 《醫方類聚》卷二六一引《新效方》:白附丸
4.1 處方
4.2 製法
以水浸南星、白礬過一指,曬乾,研細,入白附子,和勻,飛羅面爲丸,如芡實大。
4.3 功能主治
風痰。
4.4 用法用量
每服1-2丸,姜、蜜、薄荷湯浸化下。
4.5 摘錄
《醫方類聚》卷二六一引《新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