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膠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bái jiāo tāng

2 《醫醇剩義》卷三:白膠湯

2.1 處方

白及4錢(研末),陳阿膠2錢。

2.2 功能主治

肺葉痿敗,喘咳夾紅者。

2.3 用法用量

衝湯調服

2.4 摘錄

《醫醇剩義》卷三

3 方出《千金》卷十八,名見《普濟方》卷一六二

3.1 組成

白膠5兩,乾地黃(切)半斤,桂心2兩,桑白皮(切)2升,芎藭1升,大麻仁1升,飴糖1升,紫菀2兩,大棗20個,人蔘2兩,大麥2升,生薑5兩。

3.2 主治

肺傷咳唾膿血,腸澀背氣,不能食惡風,目暗(目巟)(目巟),足脛寒。

3.3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鬥5升煮麥,取1鬥,去麥下藥,煮取3升,分5服。

3.4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白膠楓香脂,其性疏通,善於開發肺氣,故取以治咳唾膿血川芎地黃得桂心和榮之力,紫菀散結之功,可無委積頓湧之虞。且人蔘助氣於上,麻仁滋化於下,桑皮瀉肺氣之滿,大麥肝氣之逆、大棗飴糖滋腸胃之津氣也。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