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 解毒 中醫學 補腎益脾 中藥中毒 中藥學 祛風溼
bái shí shēn
白石參爲中藥名,出自《雲南中醫驗方》,爲《植物名實圖考》記載的青羊參之別名[1]。
青陽參、白石參、牛尾參、鬧狗藥[2]。
蘿藦科植物青羊參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id.的根[2]。分佈湖南、廣西、貴州、雲南、西藏[2]。
甘、辛,溫,有小毒[2]。
功在益腎健脾,祛風溼,解毒[2]。主治頭暈,耳鳴,腰痛,癲癇,風溼骨痛,跌僕閃挫,食積,脘腹脹痛,小兒疳積,蕁麻疹,狂犬咬傷,蛇咬傷[2]。
內服:煎湯,15~25g;或入丸、散[2]。
根含青羊參苷A、B、牛皮消素(Caudatin)、青羊參苷元(Qingyangshengenin)和洋地黃毒糖[2]。又含香草酸、β-谷甾醇、棕櫚酸甲酯[2]。
本品具有抗驚厥、抗實驗性癲癇等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