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概述
半腱肌-二頭肌腱襻膕靜脈瓣膜代替術用於下肢原發性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的手術治療。 爲了使人體在任何體位時下肢血流都能向心迴流,下肢的深靜脈內有很多對袋形瓣膜。愈向遠端瓣膜愈多,小腿的脛、腓靜脈內幾乎每隔2.5cm就有一對瓣膜;愈向近端瓣膜愈少。大腿的股靜脈內,平均只有5對瓣膜。但股淺靜脈與股深靜脈匯合處以下有一對較恆定的堅強瓣膜,防止股總靜脈的血流向股淺靜脈內逆流。
20世紀60~70年代以來,隨着下肢靜脈造影技術的發展,對傳統的下肢靜脈曲張的理論有了新的認識。認爲原發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是先天性瓣膜發育不良,包括股靜脈甚至髂靜脈的瓣膜。其次纔是外傷、退行性變、慢性咳嗽導致腹內壓增高等後天性因素。認爲傳統觀念的單純性大隱靜脈曲張並不多見,大多數下肢靜脈曲張和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是繼發於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
隨着原發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的重新認識,也設計了新的手術方法。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的手術分兩大類,一類爲促使血液迴流的手術,另一類是制止血液倒流的手術,應根據病變性質和程度的不同,選擇手術方法。
手術相關解剖見圖1.17.9.3-1,1.17.9.3-2。
12 手術步驟
1.切口 膕窩正中皮膚皺襞稍上處做一橫S形切口(圖1.17.9.3-3)。
2.顯露膕靜脈 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切開膕筋膜,顯露腓總神經和脛神經,連同膕窩脂肪向內側分離,解剖位於深面的膕靜脈,使膕動、靜脈之間形成一間隙,以能通過示指爲宜(圖1.17.9.3-4)。
3.組成腱襻 於切口內側解剖半腱肌,切斷其止點蹼形腱,並儘可能向近端遊離,須注意保護腱鞘完整無損。縱行剖開股二頭肌內側部分肌腱,其厚度與寬度應與半腱肌肌腱相仿,從止點切斷,遊離適當長度後將腱膜緣包繞縫合使遊離的肌腱有光滑的外形(圖1.17.9.3-5)。將半腱肌肌腱通過膕動、靜脈的間隙拉向外側,與二頭肌肌腱做端-端重疊縫合1cm,即於膕動靜脈之間形成一個U形肌襻(圖1.17.9.3-6)。該肌襻鬆弛時,膕靜脈開放;該肌襻拉緊時,膕靜脈受阻,起靜脈瓣的作用。肌襻鬆緊應適當,以能提出皮膚表面2~3cm爲宜,過緊易致膕靜脈迴流受阻甚至血栓形成,過鬆則不起作用。放置引流,縫合切口,下肢加壓包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