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學 鍼灸學 中醫學 推拿部位名 經絡學 人體部位名
bāo luò
Baoluo poin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包絡即胞絡[1]。見《釐正按摩要術》。1.分佈於胞宮上的脈絡;2.心包絡;3.推拿部位名。
包絡即分佈於胞宮上的脈絡[2]。《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胞絡者,繫於腎,少陰之脈貫腎……。”
胞,作包[2]。包絡指心包絡[3][3]。《黃帝內經素問·痿論》:“悲哀太甚則胞絡絕。”《醫門棒喝》卷一:“胞絡居於膻中,……蓋心臟如人,包絡如人穿之衣,膻中如人居之屋,三焦經脈分佈屋中而散絡於衣上也。”心包絡爲心臟的外衛組織器官[4]。與三焦相爲表裏[4]。通常以心臟的外膜稱心包,所附的絡脈稱包絡,二者合稱心包絡[4]。它有保護心臟的作用,並能代君(心)行事、受邪[4]。手厥陰經屬心包絡;手少陽經散絡心包[4]。其背俞爲厥陰俞,募穴爲膻中[4]。
包絡爲推拿部位名[4]。出《幼科推拿祕書》。位於無名指近端指節的腹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