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風除溼 活血止痛 中醫學 祛風溼藥 祛風勝溼劑 中藥學
bā zì liǎo
八字蓼爲中藥名,又名葒草[1]。見《閩東本草》。葒草又名東方蓼、水紅花、八字蓼、水蓬稞、家蓼。爲蓼科植物紅蓼Polygonum orientale L.的全草。分佈幾遍及全國[2]。出《名醫別錄》。
辛,涼,有小毒[2]。
祛風利溼,活血止痛[2]。
1.治風溼痹痛,跌打瘀腫,水腫,腹水,小兒疳積,痢疾,疝氣。煎服:15~30g[2]。
2.治潰瘍久不收口,以根煎水外洗,並以葉研末摻;瘡腫,腳氣。煎水浸洗[2]。
地上部分及葉含牡荊素、異牡荊素、葒草素、異葒草素、葒草苷(Orientoside)、槲皮苷、異槲皮苷等,此外尚含葉綠醌-9 (Plastoquinone)及β-谷甾醇等。葒草能增加冠脈流量,抗心肌缺血、減慢心率、輕度下降血壓,延長小鼠缺氧存活時間,拮抗組胺引起的支氣管痙攣。果實的煎劑在體外對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