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別名
遊離背闊肌肌皮瓣移植頰重建術;遊離背闊肌肌皮瓣移植頰再造術;reconstruction of cheek with latissimus dorsi muscular flap
7 概述
背闊肌肌皮瓣遊離移植頰重建術用於頰癌的手術治療。頰部位於面側,構成口腔側壁。上界爲顴骨、顴弓下緣;下界爲下頜骨下緣;前界鼻脣溝、口角;後界嚼肌及翼下頜韌帶。包括皮膚、皮下組織、頰筋膜、頰部肌肉、頰脂體、黏膜下組織和黏膜。皮下組織疏鬆,其中有面神經和三叉神經的分支、面動脈、面前靜脈及頰動脈通過。腮腺導管開口於頰黏膜。頰癌侵犯這些結構及周圍組織,手術切除後造成不同程度和形狀的缺損,不僅影響語言、咀嚼、表情等重要功能和容貌,而且會給病人造成心理上、精神上創傷,因此需進行恢復功能和重建外形兩者兼顧的頰重建術(圖10.4.3.5.5-0-1~10.4.3.5.5-0-3)。
10 術前準備
2.術前7d用多普勒儀探測供、受區血管。
3.配新鮮血600~900ml,5%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肝素術中用。
4.術前1d晚睡前清潔灌腸。
5.術日晨放置導尿管。
6.供、受區手術部位皮膚準備及術前用藥等與一般手術相同。
12 手術步驟
手術分兩臺依次進行,以後區頰皮膚鱗癌爲例。
12.1 1.病竈切除
①切口設計:在腫瘤邊界外1.5cm處正常皮膚設計切口及舌骨上淋巴清掃術切口(圖10.4.3.5.5-1)。②病竈切除:常規舌骨上淋巴清掃術,但遊離結紮保留面動脈及面前靜脈,以備吻合。在病竈區沿設計畫線切開皮膚、皮下組織、肌層,結紮腮腺導管,並標記以備吻合修復。止血、沖洗傷口(圖10.4.3.5.5-2)。③製作皮下隧道:在頰缺損創緣下極至頜下切口,用剪刀銳性分離皮下組織,直至頜下切口,其寬度以手指鬆寬通過爲準(圖10.4.3.5.5-3)。
12.2 2.腮腺導管再造術
在頜下切口遊離解剖頸外靜脈2.0cm,結紮切斷。將遊離的靜脈按血流方向與腮腺導管近遠端殘端分別用9-0無創縫線,在手術顯微鏡下吻合。將硅膠管從腮腺導管口內開口處插入,並通過再造的腮腺導管兩個吻合口(圖10.4.3.5.5-4)。
12.3 3.背闊肌肌皮瓣切取
頰部病竈切除後病人改爲俯臥位,手臂放於支架上。①切口設計:根據頰缺損大小及形狀,以胸背動脈爲血管蒂設計肌皮瓣,肌皮瓣上界腋皺紋下緣;前界腋中線背闊肌前緣;後界及下界爲背闊肌分佈範圍。亞甲藍畫線(圖10.4.3.5.5-5)。②肌皮瓣切取:沿設計線切開皮瓣上緣附加切口的皮膚、皮下組織,解剖遊離出胸背動、靜脈,胸背神經,沿胸背動、靜脈向上分離,結紮切斷旋肩胛下動、靜脈,繼續遊離胸背動、靜脈至肩胛下動、靜脈段,可延長血管蒂及增加血管蒂吻合口徑。然後切開肌皮瓣邊緣設計切口,在背闊肌深面沿肌膜分離,結紮切斷與肋間相連的血管,則肌皮瓣完全遊離,受區準備就緒,在肩胛下動脈、靜脈段斷蒂(圖10.4.3.5.5-6)。③背部供區創面止血,皮下潛行分離拉攏縫合(圖10.4.3.5.5-7)。
12.4 4.肌皮瓣移植頰重建術
①肌皮瓣移植吻合血管:肌皮瓣切取後將病人改爲仰臥位。將已遊離斷蒂肌皮瓣移植於頰缺損區,血管蒂通過皮下隧道引至頜下,肩胛下動脈與面動脈、肩胛下靜脈與面前靜脈用9-0無創縫線分別在手術顯微鏡下吻合(圖10.4.3.5.5-8)。②關閉傷口:肌皮瓣邊緣創面與頰缺損皮膚創緣用1-0縫線間斷縫合,再縫合頜下切口(圖10.4.3.5.5-9)。
12.5 5.放置負壓引流管
背闊肌肌皮瓣下至頸部放置負壓引流管(圖10.4.3.5.5-10)。
13 術中注意要點
1.頰、頸部創面徹底止血。
2.遊離靜脈再造腮腺導管,吻合時注意靜脈血流方向,以防靜脈瓣阻流。吻合要準確可靠,防術後吻合口漏血。
3.切取肌皮瓣時注意 ①肌皮瓣設計切取要大於缺損區2~3cm;②切取肌皮瓣時,皮瓣的皮膚要超出肌肉1~2cm,肌肉斷端縫合固定於皮瓣皮下,並徹底止血;③當肌皮瓣的肌肉從肋骨表面剝離時,因肌肉與肋間隙之間有豐富的血管相通,必須徹底止血,防術後血腫形成;④血管蒂斷蒂前應辨別動、靜脈,並標記,以防錯位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