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三注

清代 中醫學 中藥學 書籍 中藥學著作 古籍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běn cǎo sān zhù

2 註解

本草三注》爲書名[1]。即《本草三家合注》。《本草三家合注》爲藥物學著作[2]。一名《神農本草經三家注》、《本草三注[2]。6卷[2]。清·郭汝聰集註[2]。刊於1803年[2]。本書系將張志聰本草崇原》、葉桂(一作姚球)《本草經輯要》及陳念祖本草經讀》三書的註釋予以合編,內容無新的補充[2]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28.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