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變態反應性脣炎(allergic cheilitis)是因接觸變應原後引起的脣炎。脣血管神經性水腫(angioneuroic edema)和接觸性脣炎(contact cheilitis)都屬此範圍。
9 病因
引起脣血管神經性水腫的抗原或半抗原包括某些特定的食物、食物添加劑、藥物、腸道寄生蟲、感染竈滲出物、動物植物吸入物等。外傷、寒冷刺激、情緒波動、月經期等可能誘發本病。當抗原第2次進入機體時能激發Ⅰ型變態反應。導致組胺、慢反應物質等釋放,引起黏膜毛細血管擴張,管壁通透性增加,產生組織水腫。接觸性脣炎則因脣紅部直接接觸變應原後發生Ⅳ型變態反應,如脣膏、各類化妝品、某些藥物等。
10 變態反應性脣炎的臨牀表現
10.1 脣血管神經性水腫
以上脣多見,腫脹區瀰漫,周界不清,可波及鼻翼和顴部。脣突出翹起,緊繃光亮,捫之柔韌,無凹陷性水腫。口周皮膚正常或微紅。除緊繃腫脹和輕度癢熱感外無其他不適。患者身體其他疏鬆組織部位也可同時發病,如眼瞼、耳垂、陰囊、舌、咽等也可腫脹。有舌部和咽喉部過度腫脹者可影響食管和氣道,引起呼吸困難、胸悶、心悸甚至窒息。脣腫常突然發作,持續數小時後逐漸消退,不留痕跡。反覆在同一部位復發,腫脹可持續不退,或消退不徹底,難以恢復原貌。
10.2 接觸性脣炎
屬遲髮型變態反應。常在接觸脣膏等變應物一段時間後,發生上述脣部類似症狀。但無脣外其他部位伴發腫脹。
病損主要位於脣部,亦可蔓延到周圍皮膚,停止接觸後症狀減輕,在用時復又加重。
急性期以紅腫、水皰及糜爛、結痂爲主要表現;慢性期以乾燥、脫屑、皸裂、黏膜變厚爲主要表現。慢性反覆發作可發展爲白斑或疣狀結節,慢性接觸性脣炎有癌變可能,應引起重視(圖1)。
12 診斷
依據接觸變應原史和脣部瀰漫性水腫,無滲出糜爛等特徵不難作出診斷。血常規檢查發現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或漿細胞增高有助於診斷。採用可疑脣膏等作皮膚斑貼試驗,發生接觸性皮炎爲陽性反應,此結果有助確診接觸性脣炎。
13 鑑別診斷
變態反應性脣炎發生瀰漫性腫脹應與牙源性蜂窩織炎鑑別。後者常有殘根殘冠或病竈牙,有長期牙痛史。本病繼發感染後應與多形滲出性紅斑鑑別。後者除早期發生脣部水腫外還有水皰、脫皮、糜爛、滲出、結痂、潰瘍等多種形態的病損。手足背、四肢伸側、面頸部、軀幹、陰囊、眼部等多可發生對稱性病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