鷩雉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bì zhì

2 出處

本草拾遺

3 拼音名

Bì Zhì

4 別名

赤鷩(《山海經》),鵕鸃(《漢書》),採雞(《逸周書》),錦雞(《禽經》),金雞(《綱目》)。

5 來源

爲雉科動物紅腹錦雞的肉。

6 形態

體長約100釐米。嘴短而堅,呈角黃色。眼褐色,瞼部裸出,呈肉黃色。雄者頭上具金黃色絲狀羽冠,覆蓋頸上;臉、頦和喉鏽紅色;後頸圍以金棕色的扇狀羽,形成披肩狀,各羽邊緣有藍黑色雙條細邊;上背濃綠,羽緣爲絨黑色;背的餘部和腰均深金黃色,腰側轉深紅,各羽羽支散離如發;尾長佔體長的3/4,中央尾羽極長,黑褐色,滿布桂黃色點斑;外側尾羽呈桂黃色和黑褐色波狀橫斑相間狀;尾上覆羽基部亦然,端部轉爲深紅色;肩羽暗紅,最內側飛羽及其覆羽深藍色;次級飛羽及其覆羽均黑色而綴以栗色;初級飛羽暗褐,其邊緣棕黃色。下體自喉以次幾純爲深紅色,肛周淡慄。腳短而健,呈角黃色。雌鳥頭頂和後頭黑褐而雜以肉桂黃色;上背棕色而具黑褥橫斑;翼上黑斑更粗;上體餘部棕褐,密綴以黑色蟲蠹狀紋;尾端形尖而色亦較淡;胸和脅棕黃色雜有黑斑;腹幾爲純棕色;尾下覆羽亦具黑斑

7 生境分佈

平時常單獨或成對棲息於多巖的山地及巖坡,出沒於矮樹叢和竹林間。善奔馳,很少見其起飛。分佈地區自青海東南部、甘肅和陝西南部,南抵貴州、湖南、廣西等地。

8 性味

①《綱目》:"甘,溫,微毒。"

②《醫林纂要》:"甘辛,溫。"

9 功能主治

醫林纂要》:"功用同雉(溫中補虛,益肝和血)。"

10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