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內營養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cháng nèi yíng yǎng yào

2 註解

3 概述

腸內營養(EN)是指將一些只需化學性消化或不需消化就能吸收營養液注入到患者的胃腸道內,提供患者需要營養素方法

腸內營養藥國家基本藥物(2002)有三類即氨基酸型腸內營養劑整蛋白型腸內營養劑短肽型腸內營養劑等。

1.氨基酸型腸內營養劑如:愛倫多,我院現已無此產品

2.整蛋白型腸內營養劑適用於消化吸收功能基本正常的病人,如:各種危重病人、燒傷創傷意識障礙昏迷營養不良病人的圍手術期腫瘤病人、有消化功能但不能正常進食的病人等。我國現使用的:分二類,一類爲纖維型、另一類爲不含纖維型。

3.短肽型腸內營養製劑是用於消化吸收功能有一定損害或障礙的病人,如:胰腺炎,炎性腸道疾病,腸瘻短腸綜合徵,化學性及放射性腸炎膽囊纖維化,艾滋病,大面積燒傷,嚴重創傷,膿毒血癥,大手術後的恢復期及營養不良病人的術前準備或腸道準備等。短肽型製劑有百普素散劑)和百普力(混懸劑)兩種產品

4 性質

1、  滲透壓

滲透壓形成:

(1)除水外,所有營養素均參與滲透壓形成;

(2)電解質滲透壓形成的主要因素;

(3)大分糖類(如多糖低聚糖滲透壓小分糖類(如葡萄糖)低;

(4)糖快速降解,對滲透壓有顯著的影響;

(5)蛋白質分子量較大,對滲透壓的影響很小;

(6)氨基酸分子小,對滲透壓有較大的影響;

(7)脂肪滲透壓的影響不顯著。

滲透壓對生理的影響有:

(1) 當滲透壓超過320 mOsm/l時,胃的排空延緩;

(2)  滲透壓越高,對胃腸道抑制作用越明顯;

(3)  高滲(>550 mOsm/l)的腸內營養液可導致胃瀦留噁心嘔吐和嚴重的腹瀉,以及由於上述副作用引起的脫水電解質不足。

2、酸鹼度(pH值):微酸性至中性,pH範圍爲4-7。

3、溶解度溶液或混懸液。

4、可口性與色澤性狀

5 適應

凡有營養支持指徵、胃腸道功能存在並可利用的病人都可接受腸內營養支持。

①  吞嚥咀嚼困難;

②  意識障礙昏迷、無進食能力者;

③  消化道疾病穩定期,如消化道瘻、短腸綜合徵、炎性腸疾病和胰腺炎等;

④  高分解代謝,如嚴重感染、手術、創傷及大面積灼傷病人;

⑤  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結核腫瘤等。

6 相關出處

新編藥物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