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痹證

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中醫婦科 婦產科疾病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chǎn hòu bì zhèng

2 英文參考

puerperal arthralgi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產後痹證爲病證名[1]。指產褥期間出現肢體、腰膝、關節疼痛、酸楚、麻木,重着者,又稱產後關節痛,或產後遍身疼痛。如已過產褥期,則屬內科範圍。

4 病因病機

因產後氣血大虛,腠理不固,風寒溼邪乘虛襲入肌膚、經絡關節所致[1]。以痛痹行痹較爲多見[1]

5 治療

治宜扶正爲主,佐以祛邪[1]。方用荊防四物湯隨證加減[1]

血虛證可用黃芪桂枝五物湯秦艽當歸雞血藤外邪侵入者用獨活寄生湯血瘀證四物湯澤蘭桃仁紅花沒藥等。亦可選用荊防四物湯隨證加減。

產後痹證正氣甚虛,切不可過用辛燥之藥[1]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97.

治療產後痹證的穴位

查看更多

治療產後痹證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