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婦產科疾病 中醫婦科 中醫學
chǎn hòu zǐ gōng bú shōu
產後子宮不收爲病證名[1]。出《絳血丹書》。即產後陰下脫[1]。
多因宿有虛冷,產時用力過度,其氣下衝所致[2]。
症見子宮脫出或伴有陰道壁下垂等[2]。
氣虛者兼見少氣懶言,面色㿠白,小腹空墜等症,宜補氣昇陽,用補中益氣湯[3]。
腎虛者兼見頭暈耳鳴,腰痠腿軟等症,宜補腎益氣,用大補元煎加鹿角膠、升麻、枳殼[3]。
若子宮脫垂因摩擦損傷或邪毒感染,而局部有紅腫潰爛,黃水淋漓,陰門腫痛,小便赤數等症,宜清熱利溼,用龍膽瀉肝湯,外用燻洗方:苦蔘、蛇牀子、黃柏、烏梅,五倍子水煎,先燻後洗[3]。
鍼灸可刺維胞、子宮、三陰交等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