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褥期出血

婦產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chǎn rù qī chū xuè

2 英文參考

puerperal hemorrhage

3 疾病分類

產科

4 疾病概述

陰道出血發生分娩24小時以後在產褥期42天以內,稱爲產褥期出血,以產後1~2周多見。胎盤殘留引起的出血,多發生在產後10d左右,表現紅色惡露持續時間延長,反覆出血或突然大量出血檢查子宮復舊不全,宮口鬆弛,官腔刮出物病檢發現絨毛組織

5 疾病描述

陰道出血發生分娩24h以後在產褥期42d以內,稱爲產褥期出血,以產後1~2周多見。

6 症狀體徵

1、陰道出血發生分娩24h以後在產褥期42d以內,稱爲產褥期出血,以產後1~2周多見。

2、胎盤殘留引起的出血,多發生在產後10d左右,表現紅色惡露持續時間延長,反覆出血或突然大量出血檢查子宮復舊不全,宮口鬆弛,官腔刮出物病檢發現絨毛組織

3、胎盤附着部復舊不全引起的出血,多發生在產後2~4周左右,突然大量出血檢查子宮軟而大,刮出物送病檢:①有壞死蛻膜組織而無絨毛;②蛻膜或肌壁內有管腔擴大、管壁增厚、透明變性血管血管栓塞形成不全;③再生的內膜和肌層有炎症反應

4、剖宮產術子宮切口感染裂開出血,多發生在術後2~3周,大量陰道流血,甚至發生休克。絨癌及子宮粘膜下肌瘤引起的出血多在產後4周左右。

7 診斷檢查

1、陰道出血發生分娩24h以後在產褥期42d以內,稱爲產褥期出血,以產後1~2周多見。

2、胎盤殘留引起的出血,多發生在產後10d左右,表現紅色惡露持續時間延長,反覆出血或突然大量出血檢查子宮復舊不全,宮口鬆弛,官腔刮出物病檢發現絨毛組織

3、胎盤附着部復舊不全引起的出血,多發生在產後2~4周左右,突然大量出血檢查子宮軟而大,刮出物送病檢:①有壞死蛻膜組織而無絨毛;②蛻膜或肌壁內有管腔擴大、管壁增厚、透明變性血管血管栓塞形成不全;③再生的內膜和肌層有炎症反應

4、剖宮產術子宮切口感染裂開出血,多發生在術後2~3周,大量陰道流血,甚至發生休克。絨癌及子宮粘膜下肌瘤引起的出血多在產後4周左右。

5、B超檢查胎盤附着處宮壁及剖宮產術切口癒合情況對出血的原因診斷可能有幫助。

6、檢驗包括血常規出血凝血時間血小板血型及尿妊娠試驗陰道排出組織塊及官腔刮出組織均送病理檢查

8 治療方案

1、產後有少量或中量流血、持續不淨者,予抗生素和宮縮劑治療。

2、經上述處理仍有流血者,應作好輸血輸液準備,再行刮宮術,操作宜輕柔,並將刮出物送病理檢查

3、剖宮術後出血,保守治療無效者,B超下見胎盤附着處或宮腔內有組織殘留,可在作好輸液輸血和切除子宮準備下行刮宮,刮出物中未見殘留的胎盤胎膜,且出血多時,應立即切除子宮

9 預後及預防

1、產時應認真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整,有殘留者應立即取淨。

2、剖宮產時應注意:①下段橫切口不宜過低;②避免或減少切口裂傷;③切口縫合密度和鬆緊適宜;縫扎止血時不要過多過緊。

10 特別提示

1、注意衛生,預防由於不衛生造成的感染外,應及時去醫院診治,以防不測。

2、預防產後出血,在胎盤娩出後,必須進行仔細檢查胎盤胎膜有無殘留,胎膜邊緣有無斷裂的血管殘痕,如有,應在當時取出。

3、有感染能者應予以預防性抗炎治療。對於產後出血的婦女,最重要的是不能粗心大意,不能單純認爲出血是產後的正常現象。

治療產褥期出血的穴位

查看更多

產褥期出血相關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