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stir-baked FRUCTUS PERILLA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炒紫蘇子爲紫蘇子的炮製品。紫蘇子的炒法宋代已有,見《太平聖惠方》。紫蘇子爲脣形科植物紫蘇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乾燥成熟果實[1]。炒紫蘇子外表黃褐色,氣香[1]。炒後較生品辛散之性緩和,多用於喘咳[1]。
4 炒紫蘇子的炮製方法
宋代有微炒(《太平聖惠方》)、蜜炙微炒(《背疽方》)[1]。
炒紫蘇子的炮製方法爲:取淨紫蘇子,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有爆裂聲,表面顏色加深,斷面淺黃色,並逸出香氣時,取出晾涼[1]。用時搗碎[1]。
5 炒紫蘇子的性狀
紫蘇子呈卵圓形,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網紋,基部稍尖,有灰白色點狀果梗痕[1]。果皮薄而脆,易壓碎[1]。種子黃白色,子葉2,類白色,有油性[1]。壓碎有香氣,味微辛[1]。
7 紫蘇子的功效與主治
紫蘇子具有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的功能。用於痰壅氣逆,咳嗽氣喘,腸燥便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0 參考資料
- ^ [1] 龔千鋒主編.中藥炮製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