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砂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chén shā wán

2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辰砂丸

2.1 別名

辰砂丹

2.2 處方

辰砂(別研)1分,水銀砂子1分,天麻5分,牛黃5分,腦5分,麝(別研)5分,生犀末1分,白殭蠶(酒炒)1分,蟬殼(去足)1分,幹蠍(去毒,炒)1分,麻黃(去節)1分,天南星(湯浸7次,焙,切)1分。

2.3 製法

上爲末,再研勻,煉蜜爲丸,如綠豆大,硃砂爲衣。

2.4 功能主治

小兒驚風,涎盛潮作,及胃熱吐逆不止。

2.5 用法用量

辰砂丹(《普濟方》卷三七四)。

2.6 摘錄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3 方出《準繩·幼科》卷二,名見《醫部全錄》卷四三一:辰砂丸

3.1 處方

全蠍49個(微炒黃),辰砂半兩(研極細,和勻)。

3.2 製法

蚯蚓10條,洗淨,入小瓶內,以溫火煙蚯蚓化爲水,爲丸如胡椒大。

3.3 功能主治

小兒急慢驚風

3.4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用順流水化下。

3.5 摘錄

方出《準繩·幼科》卷二,名見《醫部全錄》卷四三一

4 病機沙篆》卷六:辰砂丸

4.1 處方

辰砂、白礬鬱金

4.2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

4.3 功能主治

補魄之三陰。主狂症

4.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薄荷湯送下。

4.5 各家論述

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當以恐勝之,以涼藥補魄之陰。

4.6 摘錄

病機沙篆》卷六

5 醫方類聚》卷二十二引《澹寮》:辰砂丸

5.1 處方

好辰砂半兩,好雄黃3錢。

5.2 製法

上各爲極細末,再同一處研,用烏雞心內血爲丸,如梧桐子大。

5.3 功能主治

暗風,年深日近,發搐不省人事。

5.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煮獖豬心湯送下,如不省人事,則灌下。仍灸百會穴9壯。

5.5 摘錄

醫方類聚》卷二十二引《澹寮》

6 《百一》卷十一引竇藏臾方,名見《得效》卷二:辰砂丸

6.1 處方

辰砂(有牆壁光明者)1兩,阿魏(真者)1兩。

6.2 製法

上爲末,稀糊爲丸,如皁子大。

6.3 功能主治

截瘧。主痎瘧

6.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空心濃煎人蔘湯送下。

6.5 臨牀應用

瘧:夔州潭逵病瘧半年,前人方術用之略盡,皆不能效,邂逅故人竇藏臾先生口授此方,遂愈。

6.6 摘錄

《百一》卷十一引竇藏臾方,名見《得效》卷二

7 《雞峯》卷十八:辰砂丸

7.1 處方

辰砂半兩,白礬半兩,半夏3兩,人蔘1兩,天南星1兩。

7.2 製法

上爲細末,生薑自然汁煮麪糊爲丸,如綠豆大。

7.3 功能主治

風痰,進飲食。主痰飲

7.4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食前、臨臥生薑湯送下。

7.5 摘錄

《雞峯》卷十八

8 《局方》卷一:辰砂丸

8.1 處方

硼砂(研)1錢,牛黃(研)1錢,白附子(炮)1分,白殭蠶(去絲嘴,爁)1分,天南星(炮裂,研)1分,蠍梢(爁)1分,辰砂(研)半兩,半夏(湯洗7遍)1兩。

8.2 製法

上爲細末,同研令勻,水煮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8.3 功能主治

風痰盛,頭痛噁心精神昏憒目眩心忪嘔吐痰涎,胸膈煩悶。

8.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用生薑荊芥湯送下,不拘時候。

8.5 摘錄

《局方》卷一

9 《博濟》卷三:辰砂丸

9.1 別名

辰砂化痰丸

9.2 處方

辰砂半兩,天南星半兩,白礬半兩,半夏3兩(薑汁搗,作餅,炙令黃)。

9.3 製法

上爲末,用生薑自然汁合和爲丸,如綠豆大。

9.4 功能主治

治風化痰安神定志利咽膈,清頭目,止咳嗽,除煩悶。主上膈風壅有痰,結實如梅核及稠濁者。

9.5 用法用量

辰砂化痰丸(《局方》卷四)。

9.6 摘錄

《博濟》卷三

10 聖濟總錄》卷一四八:辰砂丸

10.1 處方

辰砂1兩,雄黃(研,水飛)1兩,赤足蜈蚣1兩,續隨子1兩,麝香1分。

10.2 製法

上爲末,粟米糊爲丸,如綠豆大。

10.3 功能主治

百蟲齧,沙蝨、蛇、蠍、蠱毒

10.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冷水送下。良久身上毛旋起處,即是毒所傷,卻用水調1丸,於毛旋起處繞圍四畔磨塗,其蝨自爆出。

10.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四八

11 普濟方》卷十八引《指南方》

11.1 組成

辰砂1兩。

11.2 主治

憂思過甚之狂妄,語言不避親疏。

11.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空心新水送下。

11.4 製備方法

上以琉璃器盛,露49夜,細研,入牛黃1分,蠟汁爲丸,如豌豆大。

12 方出《準繩·幼科》卷二,名見《醫部全錄》卷四三一

12.1 組成

全蠍49個(微炒黃),辰砂半兩(研極細,和勻)。

12.2 主治

小兒急慢驚風

12.3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用順流水化下。

12.4 製備方法

蚯蚓10條,洗淨,入小瓶內,以溫火煙蚯蚓化爲水,爲丸如胡椒大。

13 普濟方》卷三七一引《全嬰方》

13.1 組成

蠍尾21個,牛黃半兩,麝香半兩,附子2個(尖),雄黃少許,硃砂1錢,巴豆7個(好者,燈上燒令黃焦,去皮用肉)。

13.2 主治

小兒慢驚風搐搦天釣癇病

13.3 用法用量

1歲1丸,荊芥湯送下。衣被蓋少時,汗出。如天釣搐搦,開口不得者,便用蒜入鹽同搗,塗藥1丸在兒後心上,以前蒜作餅蓋之,以帛系定,更後服1丸,化破入麝香少許,以前湯送下。覺口內蒜氣,渾身汗出者大效。

13.4 製備方法

上爲末,寒食日蒸餅爲丸,如小豆大,須是端午日合。

14 普濟方》卷三七四引《保生集》

14.1 組成

人蔘1兩,茯苓半兩,防風半兩,山藥甘草半兩,黃耆3錢,牙消3錢,麝香3錢,硃砂1兩。

14.2 主治

驚證嘔逆,乳食不下,夜臥不寧。

14.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湯化下。

14.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

14.5 附註

方中山藥用量原缺。

15 扶壽精方

15.1 組成

辰砂1錢(另研),巴豆(以紙去油,如霜)1錢,牛膽南星(炮,細末)1錢。

15.2 主治

小兒驚積、食積及急慢驚風

15.3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量兒大小虛實加減,薄荷湯送下。

15.4 製備方法

麪糊爲丸,如黍米大。

16 《宣明論》卷十三

16.1 組成

信砒1錢,甘草1錢,硃砂2錢,大豆49粒。

16.2 主治

胃虛瘧,有邪熱毒者。

16.3 用法用量

勻分作49服,發日早晨日欲出,煎桃心湯送下。

16.4 製備方法

上爲末,滴水爲丸。

16.5 用藥禁忌

忌熱物。

17 蘇沈良方》卷十

17.1 組成

辰砂1分,粉霜1分,膩粉1分,生龍腦1錢。

17.2 主治

小兒驚熱,多涎痰,瘧,久痢,吐乳,午後發熱驚癇

17.3 用法用量

1歲1丸,大人7丸,甘草湯送下。

17.4 製備方法

上爲末,軟糯米飯爲丸,如綠豆大。

18 《博濟》卷四

18.1 組成

辰砂1兩,定粉半錢,粉霜1錢半,膩粉1錢,麝香少許,白丁香半字。

18.2 主治

小兒壯熱,驚,積在內壅並痰涎,及奶癖取虛,中積轉驚。

18.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用粟米飯飲化下,微利爲度。

18.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用粟米飯爲丸,如綠豆大,捻作餅子,慢火內微炮令紫色。

18.5 附註

方中白丁香,《普濟方》作“乳香”。

19 洪氏集驗方》卷五

19.1 組成

辰砂半兩(研,一半爲衣,一半入藥),白礬(枯)半兩,天南星(去皮臍,切片,再用雪水煮,焙乾)1兩,大半夏(湯浸7次,用生薑自然汁作餅子,炙)1兩半,白附子(去皮,炮)半兩。

19.2 功效

安驚化痰

19.3 主治

咳嗽

19.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用臘茶、薄荷湯送下。

19.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用糯米粉煮糊爲丸,如小綠豆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