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chi[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4 脈學名詞·尺脈
尺爲脈學名詞。尺爲尺脈的簡稱[1]。寸關尺指寸口脈三部的名稱[2][3]。以橈骨莖突的內側爲“關”部,關之前(近腕端)爲“寸”部,關之後(近肘端)爲“尺”部[3][3]。寸關尺三部的脈搏,分別稱寸脈、關脈、尺脈[3]。《脈經》:“從魚際至高骨,卻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從寸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寸,寸後尺前名曰關。陽出陰入,以關爲界。”左右手的寸、關、尺各代表一定的臟腑,即左寸可候心與膻中,關可候肝(膽)與膈,尺可候腎與小腹;右寸可候肺與胸中,關可候脾與胃,尺可候腎與小腹[3]。總的來說,兩寸部診察人體上部,兩關部診察人體中部,兩尺部診察人體的下部[3]。此外,寸、關、尺各部還要結合浮、中、沉等不同診法,進行分析比較,才能得出正確脈象,提供臨牀診斷參考[3]。寸關尺三部的脈搏,分別稱寸脈、關脈、尺脈[3]。
5 人體部位名·尺膚
尺爲人體部位名。是尺膚的簡稱[3]。前臂內側自肘至腕的皮膚,體表望診和切診的部位[3]。《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黃帝內經靈樞·論疾診尺》:“尺膚滑,其淖澤者,風也。”又:“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
6 舊長度單位·尺
尺爲舊長度單位[4]。一尺爲10寸,約合33.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