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概述
尺側屈腕肌代橈側腕長、短伸肌用於痙攣性癱瘓手部畸形的治療。
痙攣性腦性癱瘓引起的手部畸形,治療上較爲困難,手術只能解決部分功能。主要以耐心訓練痙攣的肌肉、理療、手法矯正畸形以及智力訓練爲治療的基礎措施。有人提出對每一個需要進行手部手術的病人,最好能連續觀察6個月以上。在這期間內,儘量採用夾板支具矯正畸形,訓練功能,在手術前要參照病人年齡、癱瘓和攣縮程度、手部畸形狀態,手的肌功能障礙情況、感覺,病人的智力及主觀努力,其他關節受累程度,以及病人和家屬對手術的態度綜合考慮。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制定合理的手術方案,並向病人及其家屬說明手術的主要目的是:①使手能夠伸屈恢復握持功能;②矯正手部畸形;③恢復拇指對掌功能,能夠拿筆、拿筷子;④改善手的一般功能,避免長期應用夾板或支具。矯正手部痙攣性癱瘓常用的手術方法是:爲了改善伸腕功能,可將尺側腕屈肌腱移位代替橈側腕長、短伸肌腱,可矯正尺偏及屈腕畸形,多可取得理想效果。爲了矯正腕部畸形及不穩定可行腕關節融合術。爲了矯正拇內收畸形,可將第1背側骨間肌從拇指掌骨肌的起部剝離,鬆解拇收肌腱,將橈側腕屈肌移位到拇長展肌及拇短伸肌上。亦可行骨栓法將拇指固定於外展對掌位。
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24.3.3.1-1~3.24.3.3.1-3)。
11 手術步驟
1.切口 於尺側腕屈肌止點沿掌側腕橫紋做橫切口。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
2.遊離切斷尺側屈腕肌腱 切開深筋膜,於豌豆骨近側顯露尺側屈腕肌腱。用血管鉗將其挑起,在靠近豌豆骨處切斷。
3.以前臂中下1/3交界爲中心,沿尺側屈腕肌做縱行切口長3~5cm。切開深筋膜,顯露出肌腱,用血管鉗挑起,鹽水紗布包裹,用手捏住肌腱,將斷端從切口抽出,此時可縫合第1切口。
4.肌腱轉移及縫合固定 使前臂旋前,於前臂下1/3背側中間做縱行切口長5~6cm。切開皮膚及深筋膜,即可顯露出指總伸肌腱。於其橈側拇長展肌、拇短伸肌的深層可看到橈側腕長短伸肌腱。將尺側屈腕肌腱移植到橈側腕長、短伸肌腱上。在第2~3切口之間做一皮下隧道,將尺側屈腕肌通過皮下隧道拉到背側第3切口內,縫合第2切口。將橈側腕長短肌腱挑起,用尖刀於中間刺成裂孔,將尺側屈腕肌腱穿過兩肌腱的裂孔,將肌腱拉緊,在腕背伸10°位,將肌腱縫合固定在橈側腕長短伸肌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