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註解
鼻槁(withered nose atrophic rhinitis[2])爲病證名[3]。又稱鼻乾燥[3]。若鼻氣惡臭者,又稱臭鼻證[3]。槁,枯槁也(《說文》)[3]。鼻槁是指以鼻內乾燥、鼻塞、鼻痂多、鼻氣腥臭,鼻黏膜萎縮,鼻腔寬大爲主要表現的疾病[3]。可見於熱性病[3]。發生緩慢,病程較長,是常見的慢性鼻病[3]。以女性爲多,且在婦女月經期或懷孕期症狀更爲明顯。本病多發生於幹寒地區、乾燥的工作環境,症狀在秋冬節季比春夏季節爲重。
鼻槁病名,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寒熱病論》;“皮寒熱者,不可附席,毛髮焦,鼻槁臘”。《難經》、《金匱要略方論》及後世醫著亦有“鼻槁”、“鼻燥”等記載,但多係指病變中的症狀而言。
《難經·五十八難》:“毛髮焦,鼻槁,不得汗。”槁,枯槁也(《說文》)[3]。
詳見鼻槁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