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椿葉
2.1 出處
《綱目》
2.2 拼音名
Chūn Yè
2.3 別名
2.4 來源
2.5 化學成份
2.6 性味
苦,平。
①《唐本草》:"味苦,有毒。"
②《醫林纂要》:"甘苦辛,平。"
2.7 功能主治
②《生生編》:"嫩芽瀹食,消風祛毒。"
③《陸川本草》:"健胃,止血,消炎,殺蟲。治子宮炎,腸炎,痢疾,尿道炎。"
2.8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者2~4兩。
2.9 注意
②《隨息居飲食譜):"多食壅氣動風,有宿疾者勿食。"
2.10 附方
①治赤白痢疾:椿葉二至四兩。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③治小兒頭生白禿,發不生出:椿、楸、桃葉心取汁敷之。(《肘後方》)
④治漆瘡:春尖葉一斤,苦蒿、紅浮漂各適量。煎水外洗。(《重慶草藥》)
2.11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