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溼蠲痛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chú shī juān tòng tāng

2 證治準繩·類方)卷四:除溼蠲痛湯

2.1 別名

除熱蠲痛湯(《金匱翼》卷六)、除溼捐痹湯(《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三)。

2.2 處方

蒼朮(米泔浸,炒)6克 羌活 茯苓 澤瀉 白朮各4.5克 陳皮3克 甘草1.2克

2.3 功能主治

風溼外客,周身骨節沉重痠痛,天陰即發。

2.4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入薑汁竹瀝各20~30毫升同服。

上肢痛,加桂枝威靈仙桔梗;下肢痛,加防己木通黃柏牛膝

2.5 摘錄

證治準繩·類方)卷四

3 《便覽》卷一:除溼蠲痛湯

3.1 處方

蒼朮1錢5分,羌活1錢,茯苓1錢,澤瀉1錢,白朮1錢,陳皮8分,防己7分,木通7分,黃柏(鹽酒炒)7分,牛膝(酒焙)8分,檳榔5分,大腹皮(酒洗)5分,甘草3分。

3.2 功能主治

中溼

3.3 用法用量

上水2鍾,煎至1鍾,臨服入薑汁3茶匙。

3.4 摘錄

《便覽》卷一

4 《準繩·類方》卷四

4.1 方名

除溼蠲痛湯

4.2 別名

除熱蠲痛湯、除溼捐痹湯、除溼蠲痹湯

4.3 組成

蒼朮(米泔浸,炒)2錢,羌活1錢半,茯苓1錢半,澤瀉1錢半,白朮1錢半,陳皮1錢,甘草4分。

4.4 主治

痹症,溼邪偏重,身體沉重痠痛,天陰加重或發作。風溼痛痹

4.5 用法用量

水2鍾,煎8分,入薑汁竹瀝各2-3匙服。

4.6 加減

在上痛,加桂枝威靈仙桔梗;在下痛,加防己木通黃柏牛膝

4.7 附註

除熱蠲痛湯(《金匱翼》卷六)、除溼捐痹湯(《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三)、除溼蠲痹湯(《類證治裁》卷五)。按:《靈驗良方彙編》有威靈仙桂枝

5 濟陽綱目》卷七十八

5.1 方名

除溼蠲痛湯

5.2 組成

羌活1錢,蒼朮1錢,當歸8分,川芎8分,白芷8分,防己8分,黃柏8分,南星8分,威靈仙6分,紅花6分,桂枝5分。

5.3 主治

溼熱流注經絡四肢百節流佈走痛,紅腫或死血。

5.4 用法用量

生薑3片,水煎,食遠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