薺苨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qí nǐ wán

2 醫級》卷八:薺苨丸

2.1 處方

薺苨5錢,大豆(去皮)5錢,茯神5錢,磁石(煅,研細)5錢,玄蔘5錢,釵斛5錢,沉香(磨)5錢,人蔘5錢。

2.2 製法

上爲末,用豬腎1具,如食法煮,杵爛,和蜜爲丸。

2.3 功能主治

強中爲病,莖長興盛,不交精溢,此由勞欲過甚,多爲消渴、癰疽,或由服食丹砂之故。

2.4 用法用量

每服60-70丸,空心淡鹽湯送下。

2.5 摘錄

醫級》卷八

3 《濟生》卷四

3.1 方名

薺苨丸

3.2 組成

薺苨1兩,大豆(去皮)1兩,茯神(去木)1兩,磁石(煅,研極細)1兩,玄蔘1兩,栝樓根1兩,石斛(去根)1兩,地骨皮(去木)1兩,熟地黃酒蒸)1兩,鹿角1兩,沉香(不見火)半兩,人蔘半兩。

3.3 主治

強中爲病,莖長興盛,不交精液自出,消渴之後,多作痛疽,多由過服丹石所致。

3.4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心鹽湯送下。如不可丸,入少酒糊亦可。

3.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用豬腎1具,煮如食法,令爛,杵和爲丸,如梧桐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