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覺

疾病 生物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cuò jué

2 英文參考

illusion

3 註解

4 概述

錯覺指對於感覺刺激的量、質以至時間、空間的配置產生與客觀實際不符的感覺。通常指在正常人所產生的,與在異常狀態所產生的錯覺合起來說,則將前者稱爲生理的錯覺與後者相區別。生理的錯覺尤以視覺爲最顯著,而被稱爲視錯覺(optical illusion)。其中多屬對所視物體空間配置的判斷錯誤,尤其是對單純幾何學圖形的大小、間隔、長度、角度、方向等誤視的圖形視錯覺,即幾何視錯覺(geometrical optic-al illusion)的例子是很多的,這均屬量的視錯覺,並且在立體的情況下其效果更加顯著。雖然多可用感覺生理學進行解釋(外周性錯覺),但也有一些是基於心理學的原因(中樞錯覺)。一般來說,對前者即使已意識到是錯誤的,但感覺本身的錯誤印象並不消失。從心理學來看,視錯覺的機制多可用周圍環境作用加以解釋,而從生理學來看,雖然有的是基於機體形態的不完全性,但多數是由於神經系統神經元之間的相互作用神經信息發生複雜變化,而感覺神經系統中的側抑制,則可以說是最主要的機制。複視乃是在雙眼視時,由於對兩眼的對應點的刺激不一致所造成的錯覺。在觸覺中也有錯覺。亞里土多德實驗即是有代表性的一例,如用食指和中指交叉地挾一豆粒進行滑動,便感覺爲兩粒。這一現象與複視相同,不外乎是單一刺激同時作用於兩個感覺裝置的非相應點而感覺被二分的一種現象(復象)。此外,作爲運動覺中的錯覺可列舉假性運動和眩暈。對客觀不存在的刺激和對象而產生感覺的異常現象稱爲幻覺(hallucination)。

錯覺是對客觀事物歪曲知覺,受許多心理內外因素的影響。其特點是必須有客觀事物的存在,在外界事物的刺激下產生,對事物的感知是錯誤的。

5 病因病理病機

錯覺引起的原因可能是生理性、心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

錯覺的產生常與下列因素有關:

1.感覺條件差:如視力不足、光線不足、聲音模糊等。

2.情緒因素:在伴有強烈的恐懼或期待情緒時可出現“草木皆兵”的錯覺

3.疲勞:注意力不集中,亦可影響感知的清晰度而產生錯覺

4.意識障礙:如譫妄狀態時可出現大量錯覺

機理

1.生理性錯覺:多見於正常人。客觀情境的複雜因素使感知對象本身的特徵受到掩蓋或歪曲,或感官提供給大腦的信號減少,各分析器的信號相互矛盾,大腦皮層對外界刺激物分析綜合便發生困難,即產生錯覺

2.心理錯覺:任何一種強烈的情感可產生偏見感覺清晰度減低,從而產生錯覺,如期待、恐懼、懷疑、憂鬱、過分欣喜等。

3.病理性錯覺:是因爲感染中毒及衰竭等因素而使皮質抑制過程減弱,分析綜合過程發生障礙所造成的。

6 臨牀表現

正常人的錯覺是偶然出現的,一般通過驗證,能很快被糾正和消除。精神病患者一旦產生錯覺,自己不能覺察,不能認識,更不能加以糾正,而且往往嚴重影響患者行爲精神病患者錯覺按各種不同的器官可分爲錯聽錯視、錯嗅、錯觸及內感愛性錯覺等。臨牀上以錯聽錯視爲多見。如有的患者把碗裏的米飯看成是一碗蛆,因而大發雷霆,拒絕進食;有的患者大便池裏的稀便看成是芝麻醬;有的患者把醫生當作某一特定的人,叫醫生“××經理”、“××書紀”,與其妄想內容相聯繫稱爲“錯認症”。

7 鑑別診斷

(一)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常出現錯誤、錯聽及內感受性錯覺妄想錯覺爲多見,單純的錯覺精神分裂症中不多見,其特徵是錯覺帶有妄想的性質,與當時的妄想密切相關,與相應的環境協調,且內容離奇,令人難以理解,還可以使患者產生相應的異常行爲

(二)癔症(hysteria)  患者在強烈的情感體驗和意識範圍縮小的情況下,可出現錯覺。其特徵是形象多鮮明、具體、帶有恐怖性質或具有幻想性,且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其“癔症球”是一種病態的內感性釋義錯覺,把正常的軀體感覺解釋爲病態,即所謂疑症狀

(三)重性抑鬱症(major depression)  患者情緒低落、抑鬱的背景上可產生自責、自罪觀念,產生疑難觀念,非真實感現實解體,嚴重時否認自己和周圍世界的存在。臨牀上常見cotard綜合症,患者認爲自己的性別已經改變;或自己的臟器正趨腐爛;或認爲自己腹中有人、動物或魔鬼。這些情況可認爲是病態的內感性釋義錯覺

(四)癲癇(epilepsy) 在癲癇知覺性發作中可出現錯覺錯視錯聽、錯嗅、錯味、陌生錯覺等,可單獨出現,也可成爲其他發作的預兆。且不同的錯覺可提示相應的病竈部位。如錯視表現爲所視物體時而變大,時而變小,時而離遠,時而離近;錯聽可表現爲對實際聽到的聲音或變大或變小,或遠或近,或聽不到不可名狀的奇怪聲音;遠隔錯覺患者感到自己和環境之間保持相當遠的距離,這種體驗持續時間約5~10秒左右。

(五)器質性精神障礙(organic mental disorder)  在意識障礙情況下,患者的主觀感受遲頓,構思困難,回憶減退,導致感知障礙,可不斷出現恐怖性錯覺,在其支配下,可出現危險攻擊性或逃避行爲;有時可出現人格解體非真實感

(六)驚恐發作(panic attack) 在急性精神創傷後突然起病,患者感到莫名其妙的極度驚恐,植物神經活動亢進,出現出汗面色蒼白、震顫、心前區疼痛呼吸困難患者感到“馬上就要死了”,部分患者可出現人格解體,所謂人格解體是一種病態的釋義錯覺,是對軀體的內感賦予一種奇怪的不愉快的意義。這種情況可短到幾分鐘,長到數月,患者者覺得自己似乎成了機器人或木偶人,或者覺得自己是一個對自己軀體的動作和自己頭腦的思維進行觀察的旁觀者,一般持續時間數分鐘、數小時到數日不等,間歇期完全正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