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清熱化痰 中藥學
dà bèi mǔ
大貝母爲中藥名。見《本草正義》。即《中國藥學大辭典》記載的浙貝母之別名[1]。
象貝母、大貝母、元寶貝[2]
百合科植物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鱗莖。主產浙江[2]。
苦,寒。入肺、胃、心經[2]。
清熱化痰,散結解毒。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肺熱咳嗽痰多,肺膿瘍,消化道潰瘍,心胸鬱悶,瘰癧,癭瘤,癰癤腫毒[2]。
煎服:4.5~9g[2]。
反川烏頭、草烏頭[2]。
本品含浙貝母鹼、去氫浙貝母鹼和微量的貝母丁鹼、貝母芬鹼、貝母辛鹼、貝母替定鹼,以及浙貝母鹼苷等。還含苦鬼臼毒素、對映貝殼松二醇等二萜化合物及消旋十八碳二烯等脂肪酸[2]。
浙貝母鹼及去氫浙貝母鹼對小鼠有鎮咳作用。浙貝母鹼低濃度時對貓、兔支氣管平滑肌有擴張作用,高濃度則收縮,並能興奮家兔、大鼠子宮;可使蛙心率減慢,並使房室傳導完全阻斷,對麻醉貓有降壓作用。對犬、貓、兔均有擴瞳作用,又能抑制犬的唾液分泌。浙貝母鹼苷比浙貝母鹼有較強的降壓作用。去氫浙貝母鹼對貓及兔的毒性較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