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dà huí xiāng wán
茴香(炒)良姜 官桂各15克 蒼朮(泔浸)30克
上藥研爲末,酒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主疝氣。一核偏墜,或俱腫脹,或一核縮入小腹,痛不可忍,用手按捺,方得還舊者。
每服10丸,薑湯送下;痛者,酒下。
《祕傳證治要訣類方》卷四
山楂(炒)4兩,橘核(炒)2兩,茴香(炒)2兩,山梔仁2兩,柴胡1兩,牡丹皮1兩,桃仁(炒)1兩,八角茴香(炒)1兩,吳茱萸(炒)半兩。
上爲細末,酒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結核偏墜,頭腫脹;或一核縮入小腹,痛不可忍,用手捺按,方得還舊。
每服50丸,空心鹽湯送下。
《杏苑》卷六
大茴香丸
大茴香、酸棗仁(炒)、破故紙(炒)、白朮、白茯苓、牡蠣(用左顧者,砂鍋內慢火煅爆爲度)、益智仁、人蔘各等分。
小便白濁,出髓條。
每服20丸,食前用溫酒或米飲送下。
上爲細末,用青鹽、酒糊爲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