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Dahu Zhuangyuan Wan
2.2 標準編號
WS3-B-0722-91
2.3 處方
沙苑子 40g 蒺藜 40g 天冬 40g 蛇牀子 10g 木瓜 40g 豹骨(制) 40g 川牛膝(酒炒) 34g 五味子 10g 杜仲(鹽炒) 40g 木香 20g 巴戟天 40g 枸杞子 20g 酸棗仁 40g 熟地黃 40g 茯苓 40g 地骨皮 10g 砂仁(鹽炒) 40g 麥冬 40g 地黃 10g 遠志(制) 10g 肉蓯蓉 40g 阿膠(燙) 40g 覆盆子(酒制) 10g 花椒 10g 肉桂 10g 車前子(鹽炒) 10g 附子 20g 澤瀉 10g 當歸 20g 石菖蒲 20g 山藥 20g 制川烏 20g 赤石脂(煅) 10g 補骨脂(鹽炒) 40g 甘草 9g
2.4 製法
以上三十五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乾燥,包糖衣, 即得。
2.5 性狀
本品爲紅色的糖衣水丸,除去糖衣,顯棕褐色;味苦、微辛。
2.6 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澱粉粒三角狀卵形或矩圓形,直徑24~40μ m,臍點短縫狀或人字狀。不規則分枝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 4~ 6 μm。糊化澱粉粒團類白色。石細胞圓形或類多角形,直徑35~68μm,壁厚,胞腔 含橙紅色或棕紅色物。內種皮石細胞黃棕色或棕紅色,類多角形,壁厚,胞腔內含硅質 塊。內種皮細胞棕黃色,長方形或類長方形,壁連珠狀增厚,木化。種皮石細胞不規則 長形,壁厚,呈波狀彎曲,胞腔充滿橙色或棕色物。種皮表皮石細胞淡黃棕色,多角形 或長多角形,直徑18-50μm,壁厚,孔溝極細密,胞腔內含 深棕色物。非腺毛單細 胞,壁甚厚,木化,具雙螺紋;毛茸脫落殘跡表面觀多角形或類圓形,直徑約至23μm 胞腔分枝,似石細胞狀。石細胞類方形或類圓形,直徑32-88μm,壁厚,有一面菲薄 橡膠絲成條或扭曲成團,表面顆粒狀。不規則團塊近無色,表面可見珍珠樣光澤。不規 則塊片灰黃色,表面有微細縱向紋理,布有棱形或不規則 孔隙,其邊緣不平整。
2.7 檢查
2.8 功能與主治
強腎,健脾,益胃,安神。用於腰膝痠痛,倦怠無力,食少便 溏,健忘失眠,陽痿早泄。
2.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0粒,一日 4次,或遵醫囑。
2.10 規格
2.11 貯藏
密閉,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