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燈花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diào dēng huā

2 全國中草藥彙編》:吊燈花

2.1 拼音名

Diào Dēnɡ Huā

2.2 別名

小鵝兒腸

2.3 來源

蘿藦科吊燈花Ceropegia christenseniana Hand.-Mazz.,以全草入藥。

2.4 生境分佈

貴州。

2.5 性味

酸,平。

2.6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

無名腫毒吊燈花全草馬蘭各適量,搗爛敷患處。

骨折:整骨後,用吊燈花全草紫草見血飛各等量,搗爛敷患處。

2.7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3 《中華本草》:吊燈花

3.1 出處

出自《貴州草藥

3.2 拼音名

Diào Dēnɡ Huā

3.3 英文名

Herb of Christensen Ceropegia

3.4 別名

裂瓣朱槿、裂瓣槿、風鈴佛桑花、五鳳花、吐絲紅、紅花、南洋紅花

3.5 來源

藥材基源:爲錦葵科植物吊燈扶桑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ibiscus schizoptalus (Mast.) Hook.f.[Hibiscus rosasinensis L.var.schizopetatus Mast]

採收和儲藏:秋後或冬季採挖,洗去泥沙,切片曬乾

3.6 形態

吊燈扶桑 常綠直立灌木,高達3m。小枝細瘦,常下垂,平滑無毛。葉互生;葉柄長1-2cm,上面被星狀柔毛;托葉鑽形,長約2mm,常早落;葉片橢圓形或長圓形,長4-7cm,寬1.5-4cm,先端短尖或短漸尖,基部鈍或寬楔形,邊緣具齒缺,兩面均無毛。花單生於枝端葉腋間,花梗細瘦,下垂,長8-14cm,平滑無毛或具纖毛,中部具節;小苞片5,極小,披針形,長1-2mm,被纖毛;花萼管狀,長約1.5cm,疏被細毛,具5淺齒裂,常一邊開裂;花瓣5,紅色,長約5cm,深細裂作流蘇狀,向上反曲;雄蕊柱長而突出,下垂,長9-10cm,無毛;花柱枝5,無毛。蒴果圓柱形,長約4cm,直徑約1cm。花期全年。

3.7 生境分佈

我國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和雲南等地引人栽培。原產東非熱帶。

3.8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溼潤的氣候。不耐寒,喜光,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最好。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均能種植,適合在深厚、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上栽培。

栽培技術 用扦插繁殖。於春季3月,選取二年生健壯的枝條,長15cm左右,按行珠距15cm×5cm斜插,人士深度爲枝條的2/3,插後壓緊,澆水。生根長葉後,選陰雨天氣定植,按行株距100cm×100cm開穴,每穴種植1株。

3.9 性味

辛;涼

3.10 歸經

肝;腎經

3.11 功能主治

消食行滯。主食積

3.1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5g。

3.13 各家論述

1.《貴州草藥》:清熱解毒。治無名腫毒骨折

2.《貴州藥植目錄》:滋補,治虛弱。

3.14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