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概述
骶會陰肛門成形術用於先天性肛門直腸閉鎖的手術治療。 肛管直腸畸形是小兒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佔消化道畸形的第1位,其發病率約爲1/1500~1/5000。肛管直腸畸形中約50%的病兒合併有瘻管。常見的瘻管是直腸會陰瘻,直腸舟狀窩瘻;較多見的是直腸與膀胱、尿道、陰道有瘻管相通。
肛管直腸畸形的分類方法繁多,國內多采用恥骨聯合到骶尾關節的恥骨線爲界,盲端位於此線以上者稱爲高位肛管直腸畸形,盲端位於此線以下者稱爲低位肛管直腸畸形。此線至會陰肛門區的距離爲1.5~2cm。
常見的肛管直腸發育畸形包括:①高位肛管直腸畸形:直腸單純閉鎖、直腸閉鎖合並直腸尿道瘻;②低位肛管直腸畸形;肛膜閉鎖、肛管閉鎖、肛管閉鎖合並舟狀窩瘻(圖1.8.1.3-0-1)。
11 手術步驟
1.在尾部做一長約5cm的縱切口,切口下端距肛門緣1cm(圖1.8.1.3-1)。
2.沿中線切開肛尾筋膜,用直腸鉗將恥骨直腸肌環拉開。遊離直腸後壁及兩側壁,最後小心分離直腸前壁,特別要注意有無尿道或陰道瘻的存在(圖1.8.1.3-2)。
3.在會陰部皮膚陷凹處做X形切口,尋找外括約肌,儘量避免損傷。從外括約肌的中心插入止血鉗,並通過恥骨直腸肌環做一隧道,然後用宮頸擴張器逐漸擴大,到1~2cm能通過直腸爲度,把直腸拖出會陰部切口,在骶部將直腸壁與周圍組織固定數針,放一引流條於尿道後部,引流條另端由臀部戳創穿出。縫合肛尾筋膜,逐層縫合骶部傷口。拖下直腸遠端做“十”字切開,與皮膚的X形切開之皮瓣交叉,黏膜皮膚相互縫合形成新的肛門。黏膜皮膚縫合線如鋸齒狀伸向肛管(圖1.8.1.3-3)。
12 術中注意要點
1.沿中線切開肛尾筋膜,分離時應靠中線,以免損傷支配肛提肌的神經。
2.分離直腸前壁時要特別小心,因直腸前壁與尿道或陰道間常有瘻管存在,粘連較多,剝離困難,應細緻操作。
3.直腸尿道瘻切斷及縫合結紮時,不要靠尿道太近或太遠,防止造成狹窄或憩室。
4.尋找外括約肌及恥骨直腸肌時,要特別小心,必要時以電刺激找到各肌位置,務使直腸盲端準確通過肛提肌及括約肌羣中央,克服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