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 清熱涼血 中醫學 止血 利水通淋 中藥學
dì jíe gēn
地節根爲中藥名,出自《青海藥材》,爲《本草經集註》記載的白茅根之別名[1]。
茅根、地菅、地節根、茅草根、絲毛草根[2]。
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L.) Beauv. var.major (Nees) C. E.Hubb.的根莖[2]。全國各地均產[2]。
甘,寒[2]。入肺、胃、膀胱經[2]。
功在清熱,涼血,止血,利尿[2]。主治熱病煩渴,胃熱嘔吐,肺熱咳嗽,吐血,衄血,咳血,尿血,急性腎炎水腫,黃疸[2]。
煎服:15~30g(鮮品60~120g)[2]。
本品含白茅萜酮醇、白茅酚A、B,還含多量蔗糖、葡萄糖、鉀鹽,少量草酸、檸檬酸等[2]。
根莖中含薏苡素(Coixol),動物實驗中,有鎮靜、鎮痛、解熱作用,對骨骼肌也有抑制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