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 祛風活血 中藥材 止咳化痰 消腫止痛 中醫學
dì lóng gǔ
地龍骨爲中藥名,出自《河北中藥手冊》,爲《東北藥用植物志》記載的穿山龍之別名[1]。
穿地龍、地龍骨、野山藥[2]。
薯蕷科植物穿龍薯蕷Dioscorea nipponica Mak.的根莖[2]。分佈東北、華北、華中、華東及四川、甘肅、陝西等地[2]。
苦,平[2]。
祛風,活血,止痛,消腫,化痰止咳[2]。
①治風寒溼痹,勞損扭傷,急性化膿性骨關節炎,慢性氣管炎,冠心病,心絞痛,瘧疾,近用於甲狀腺瘤,甲狀腺功能亢進[2]。煎服:9~15g[2]。
②搗敷癰腫惡瘡[2]。
本品含薯蕷皁苷等多種甾體皁苷,少量25-異-螺甾-3,5-二烯等[2]。
根狀莖的水提取物,對小白鼠有鎮咳、祛痰作用,對豚鼠有平喘作用[2]。體外試驗,水煎劑有抗流感病毒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八迭球菌、大腸桿菌、卡他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甲型鏈球菌等也有抑制作用[2]。總皁苷能顯著降低兔血膽甾醇及血壓,增加尿量、改善冠脈循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