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幹皮上劃痕用鼠疫活菌苗

生物製品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註解

[1]品系採用鼠疫菌弱毒菌株,經培育後凍乾製成。用於預防鼠疫

2 凍幹皮上劃痕用鼠疫活菌苗製造及檢定規程

2.1 菌種

1.1 菌種來源

用弱毒的EV菌株,由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分發或經同意。

1.2 菌種檢定

凍幹菌種在生產前每年需要檢查一次培養特性、生化特性、噬菌體裂解試驗及安全性

1.2.1 培養特性

瓊脂平皿上,37℃培育44~48小時之菌落應爲粗糙型,在肉湯中液麪有薄菌膜,管底有沉澱物,肉湯透明。

1.2.2 生化特性

分解葡萄糖,產酸不產氣,石蕊牛乳輕度變紅,在甘油培養基內不產酸不產氣。

1.2.3 噬菌體裂解試驗

將EV菌種塗於瓊脂平皿上,加滴度爲10-6以上的鼠疫噬菌體1滴,於28℃培育44~48小時,在噬菌體流過的地方應無本菌生長

1.2.4 安全試驗

體重300~400g豚鼠3只,每隻皮下注射120億菌(28~30℃培育44~48小時的培養物)。在注射後第6天解剖1只,第21天解剖2只,檢查注射部位、脾、肝、肺,並用脾、肝、肺及心血進行培育。其中心血和肺培育應無本菌生長。肉眼檢查病變,注射部位可見充血浸潤變爲膿瘍,肝和脾可有丘疹結節,肺部不應有鼠疫特異病變爲安全試驗合格。肺部如有顯著病變時,應用同量豚鼠複試,若仍有顯著病變時,菌種應廢棄。

1.2.5 免疫力試驗

用體得200~250g的豚鼠10只,每隻皮下注射70萬菌(28~30℃培育44~48小時的培養物)一次。於20~25天后進行攻擊,每隻皮下感染鼠疫強毒菌200個MLD。。同時用3組豚鼠作對照,每組3只,各組豚鼠皮下分別注射0.5、1及2個MLD的毒菌。免疫組及對照組至少觀察25天。免疫動物存活不少於8只,而對照動物注射1個及2個MLD全部死亡時,免疫力試驗爲合格。

1.3 菌種保存

菌種應凍幹保存,凍幹菌種保存於2~8℃暗處。

2.2 菌苗製造

2.1 製造鼠疫菌苗之實驗室在生產期間應專用,不得作其他細菌工作,絕對禁止保存鼠疫毒菌。

2.2 製造培養基

製造菌種可用pH6.8~ 7.2的厚氏瓊脂培養基或其他適宜的培養基

2.3 原液製造

2.3.1 第1代菌種

啓開乾燥菌種加入生理鹽水溶解後,接種於厚氏瓊脂培養基上,於28~30℃培育44~48小時爲第1代。放2~8℃保存可使用半個月。

2.3.2 第2代菌種

生理鹽水將第1工菌種洗下,接種足夠量的種子瓶,於28~30℃培育44~48小時爲第2代,供大批生產用。不得用第3代菌種生產。

2.3.3 大量接種

第2代菌種經肉眼檢查無雜菌後,加入適量生理鹽水洗下菌苔,製成均勻的菌懸液,用此菌懸液接種培養瓶,於28~30℃培育44~48小時後,逐瓶肉眼檢查,有雜菌者廢棄。

2.3.4 採集

用由蔗糖明膠硫脲味精尿素組成的保護液洗下菌苔(洗菌前將凝固水倒去)或將菌苔刮入上述保護液內,製成原液。每瓶原液均應按《生物製品無菌試驗規程》進行純菌試驗,不得有雜菌生長

2.3.5 合併、稀釋、分裝

用4層紗布或絹布將純菌試驗合格之原液過濾合併,按中國細菌濁度標準比濁後用保護液稀釋,使稀釋後每人份含菌數7億~9億。然後按10或20人份分裝於安瓿,並進行凍幹。採集至凍幹,原液不得超過7天,合併後的原液應按《生物製品無菌試驗規程》進行純菌試驗。

2.4 菌苗分批

同一日培育的原液於同一次冷凍乾燥者爲1批。如1批有數瓶,應分亞批

2.3 凍幹

菌苗分裝後應立即在-30℃以下進行冷凍。乾燥時間可根據水含量及活菌數來決定。乾燥完畢後進行真空封口,亦可充氮封口。

2.4 成品檢定

4.1 物理性狀檢查

本品爲白色或淡黃色疏鬆體。用真空測定器檢查安瓿應爲真空。菌苗水分含量不得超過3%。加入生理鹽水後應在半分鐘內溶解成均勻懸液。

4.2 濃度測定

菌苗經稀釋後,按中國細菌濁度標準(7億/ml)測定濃度。皮上劃痕用菌苗每人份含菌數爲7億~9億。

4.3 活菌數測定

由生產部門會同質量檢定部門進行。每亞批取3支安瓿,加生理鹽水溶解後,混勻比濁,稀釋至10億/ml。再按10倍系列稀釋至10-6。用10-6稀釋度懸液接種5個平皿,每個平皿接種0.1ml。塗勻後放28~30℃培育2~3天,計算活菌數。凍幹後活菌率不少於45%爲合格。如低於45%時可複試,如仍不合格則該批菌苗應廢棄。

4.4 純菌試驗

每批菌苗按《生物製品無菌試驗規程》進行。

4.5 菌落、菌形檢查

應呈典型粗糙型菌落塗片鏡檢,爲革蘭氏陰性桿菌

4.6 安全試驗

由生產部門會同質量檢定部門進行。每亞批菌苗取2支安瓿,用生理鹽水溶解後,用體重300~400g豚鼠2只,每隻皮下注射120億菌,第6天稱豚鼠體重(不應比原體重減輕1/5以上)並取其中1只解剖,另1只觀察到21天解剖檢查項目及要求均同1.2.4項。

4.7 免疫力試驗

每10批菌苗抽檢,10批以下者每3~5年至少檢查1次。由生產部門會同質量檢定部門進行。用體重250~300g豚鼠10只,每隻皮下注射5000萬菌,注射後20~25天以200個MLD的鼠疫毒菌進行皮下攻擊。同時有3組豚鼠作對照,每組3只,分別於各組豚鼠皮下注射0.5、1和2個MLD。各組動物於注射後,觀察25天。免疫動物活存不少於8只,而對照動物注射1個和2個MLD全部死亡時,免疫力試驗爲合格。

2.5 保存與效期

保存於2~8℃暗處。自凍幹後活菌數檢定合格之日起效期爲1年。

3 凍幹皮上劃痕用鼠疫活菌苗使用說明

嚴禁注射!

品系採用鼠疫菌弱毒菌株經培育後凍乾製成。用於預防鼠疫

本品爲白色或淡黃色的疏鬆體。另入氯化鈉注射液後在半分鐘內完全溶解

3.1 接種對象

疫源地或通過疫源地的人員,每年應免疫1次。

3.2 用法

1.菌苗按所載人份量加入氯化鈉注射液溶解。每安瓿20人份加入1.0ml,10人份加入0.5ml,溶解後應在3小時內用完。

2.在上臂外側上部皮上劃痕接種。在接種處用酒精消毒,待酒精幹後滴上菌苗(每人份滴0.05ml)。用消毒針劃成“井”字。劃痕長度約1~1.5cm,應以劃破表皮稍見血跡爲宜。劃痕處用針塗壓10餘次,使菌液充分進入痕內。接種後局部應裸露至少5分鐘。

3.14週歲以下兒童菌苗滴2處劃2個“井”字,14週歲以上者菌苗滴於3處劃3個“井”字。“井”字間隔2~3cm。

3.3 反應

接種後反應輕微,少數人劃痕處出現浸潤,一般不影響勞動,個別人體溫可能稍有增高。

3.4 禁忌

1.患嚴重疾病、免疫缺陷症者及用免疫抑制劑治療者。

2.妊娠期或前6個月授乳期。

3.5 注意事項

1.本品僅供皮上劃痕用,嚴禁注射。

2.安瓿有裂紋、標籤不清、製品過期失效者不可使用。

3.6 保存

保存於2~8℃暗處。

4 參考資料

  1. ^ [1] ."《中國生物製品規程》 ".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