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二氧化硅概述
二氧化硅SiO2又稱硅石。在自然界分佈很廣,如石英、石英砂等。白色或無色,含鐵量較高的是淡黃色。密度2.2 ~2.66.熔點1670℃(鱗石英);1710℃(方石英)。沸點2230℃。不溶於水和酸(除氫氟酸),微粒時能與熔融和鹼類起作用。用於制玻璃、水玻璃、陶器、搪瓷、耐火材料、硅鐵、型砂、單質硅等。
6 二氧化硅藥典標準
6.1 品名
6.1.1 中文名
6.1.2 漢語拼音
Eryanghuagui
6.1.3 英文名
Silicon dioxide
6.2 分子式與分子量
SiO2·xH2O SiO2:60.08
6.3 CAS號
[14464-46-1]
6.4 來源及含量
本品系將硅酸鈉與酸(如鹽酸、硫酸、磷酸等)反應或與鹽(如氯化銨、硫酸銨、碳酸氫銨等)反應,產生硅酸沉澱(即水合二氧化硅),經水洗滌、除去雜質後乾燥而製得。按熾灼品計算,含SiO2應不少於99.0%。
6.5 性狀
本品爲白色疏鬆的粉末;無臭、無味。
6.6 鑑別
取本品約5mg,置鉑坩堝中,加碳酸鉀200mg,混勻。在600~700℃熾灼10分鐘,冷卻,加水2ml微熱溶解,緩緩加入鉬酸銨試液(取鉬酸6.5g,加水14ml與氨水14.5ml,振搖使溶解,冷卻,在攪拌下緩緩加入已冷卻的32ml硝酸與40ml水的混合液中,靜置48小時,濾過,取濾液即得)2ml,溶液顯深黃色。
6.7 檢查
6.7.1 粒度
取本品10g,照粒度和粒度分佈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Ⅸ E第二法(1)]檢查,通過七號篩(125μm)的樣品量應不低於供試量的85%。
6.7.2 酸鹼度
取本品1g,加水20ml,振搖,濾過,取濾液依法測定(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H),pH值應爲5.0~7.5。
6.7.3 氯化物
取本品0.5g,加水50ml,加熱迴流2小時,放冷,加水補足至50ml,搖勻,濾過,取續濾液10ml,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A),與標準氯化鈉溶液10.0ml製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1%)。
6.7.4 硫酸鹽
取氯化物項下的續濾液10ml,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B),與標準硫酸鉀溶液5.0ml製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5%)。
6.7.5 乾燥失重
取本品,在145℃乾燥2小時,減失重量不得過5.0%(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L)。
6.7.6 熾灼失重
取乾燥失重項下遺留的樣品1.0g,精密稱定,在1000℃熾灼1小時,減失重量不得過乾燥品重量的8.5%。
6.7.7 鐵鹽
取本品0.2g,加水25ml,鹽酸2ml與硝酸5滴,煮沸5分鐘,放冷,濾過,用少量水洗滌濾器,合併濾液與洗液,加過硫酸銨50mg,加水稀釋至35ml,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G),與標準鐵溶液3.0ml製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深(0.015%)。
6.7.8 重金屬
取本品3.3g,加水40ml及鹽酸5ml,緩緩加熱煮沸15分鐘,放冷,濾過,濾液置100ml量瓶中,用適量水洗滌濾器,洗液併入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取20ml,加酚酞指示液1滴,滴加氨試液至淡紅色,加醋酸鹽緩衝液(pH 3.5)2ml與水適量使成25ml,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H第一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三十。
6.7.9 砷鹽
取重金屬項下溶液20ml,加鹽酸5ml,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J第一法),應符合規定(0.0003%)。
6.8 含量測定
取本品1g,置已在1000℃下熾灼至恆重的鉑坩堝中,在1000℃下熾灼1小時,取出,放冷,精密稱定。將殘渣用水潤溼,滴加氫氟酸10ml,置水浴上蒸乾,放冷,繼續加入氫氟酸10ml和硫酸0.5ml,置水浴上蒸發至近幹,移至電爐上緩緩加熱至酸蒸氣除盡,在1000℃下熾灼至恆重,放冷,精密稱定,減失的重量,即爲供試量中含有SiO2的重量。
6.9 類別
藥用輔料,助流劑和助懸劑等。
6.10 貯藏
6.11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