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天麻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fáng fēng tiān má sǎn

2 宣明論方》卷三:防風天麻散

2.1 處方

防風 天麻 川芎羌括 香白芷 草烏頭 白附子 荊芥穗 當歸(焙)甘草各15克 滑石60克

2.2 功能主治

行氣散鬱,通脈止痛。主風寒溼痹肢節疼痛,走注不定;中風偏枯,暴痞不語。

2.3 用法用量

上藥爲末。每服1.5~3克,熱酒化蜜少許調下。至藥力運行,肌膚微麻爲度。或煉蜜爲丸,如彈子大,每服1丸或半丸,熱酒或白湯化下。

2.4 摘錄

宣明論方》卷三

3 《朱氏集驗方》卷十一:防風天麻散

3.1 處方

防風天麻川芎白芷甘草川烏1個(炮),麻黃(去節)各等分

3.2 功能主治

祛風鎮驚。主驚風頭疼傷寒夾驚

3.3 用法用量

上爲細末。蔥蜜湯調下,薄荷湯亦可。

驚搐,加全蠍1個,烏蛇肉尾、白附子麝香各少許,羌活煎湯下;傷風,加零陵香羌活

3.4 摘錄

《朱氏集驗方》卷十一

4 《宣明論》卷三

4.1 別名

防風天麻湯

4.2 組成

防風半兩,川芎半兩,天麻半兩,羌活半兩,香白芷半兩,草烏頭半兩,白附子半兩,荊芥穗半兩,當歸半兩(焙),甘草半兩,滑石2兩。

4.3 功效

散鬱結,宣通氣血,解昏眩。

4.4 主治

風溼麻痹走注,肢節疼痛中風偏枯,或暴喑不語,內外風熱壅滯昏眩。

4.5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或半丸,熱酒化下;細嚼,白湯化下亦得。

4.6 製備方法

上爲末。熱酒化蜜少許,調半錢,加至1錢,覺藥力運行微麻爲度。或煉蜜爲丸,如彈子大。

4.7 用藥禁忌

熱勢太甚及目疾口瘡咽喉腫痛者,不宜服之。

4.8 附註

防風天麻湯(《醫學六要》卷五)。本方改爲丸劑,名“防風天麻丸”(見《雜病源流犀燭》)。《證治寶鑑》有獨活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