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冤嗽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fán yuān sòu

2 註解

煩冤嗽   病名。腎虛氣逆作咳。《素問·示從容論》:“咳嗽煩冤者,是腎氣之逆也。”其證咳嗽氣逆煩冤,自覺氣從臍下逆奔而上,牽引腰腹,俯仰不利。《不居集·煩冤嗽》載述治以八味丸安腎丸。《證治匯補·咳嗽》:“咳嗽煩冤腎氣之逆,以腎爲藏氣之髒也。凡咳嗽引動百骸,自覺從臍下逆奔而上者,乃腎虛氣不歸原,宜所服藥中加補骨脂五味子以斂之。”《醫宗必讀·咳嗽》:“腎虛而龍火亢上則乘金而爲咳嗽煩熱冤苦,此虛癆之候也。”《醫門法律·咳嗽門》:“傷腎之咳,氣逆煩冤,牽引腰腹,俯仰不利,六味地黃湯五味子。”參見咳嗽腎咳條。

治療煩冤嗽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