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肌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féi jī wán

2 《衛生總微》卷十二:肥肌丸

2.1 處方

川楝子去核,取肉)2兩,川芎2兩,橘皮(揀淨)4兩,龍膽去蘆)2兩,巴豆14個(去皮,同橘皮龍膽炒至焦,去巴豆不用)。

2.2 製法

上爲細末,麪糊爲丸,如麻子大,硃砂爲衣。

2.3 功能主治

常服退熱肥肌,殺蟲去疳。主五疳黃瘦,久不美食,手與腳俱浮腫,煩渴飲水。

2.4 用法用量

每服10-15丸,米飲送下。腹脹橘皮湯送下,不拘時候。

2.5 摘錄

《衛生總微》卷十二

3 活幼口議》卷十八:肥肌丸

3.1 處方

黃連1分(去須),川楝子肉半兩(炒),川芎半兩,陳皮1分,香附子1分(酒煮,炒幹),木香2錢。

3.2 製法

上爲末,水煮細麪糊爲丸,如麻子大。

3.3 功能主治

常服殺蟲消疳開胃進食。主小兒一切疳氣,肌瘦體弱,神困力乏。

3.4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肥兒丸”。

3.5 摘錄

活幼口議》卷十八

4 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4.1 方名

肥肌丸

4.2 組成

川芎川楝子肉(微炒)各等分

4.3 主治

小兒諸疳羸瘦,手足枯細,腹大筋青,食不生肌。

4.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溫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4.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煮麪糊爲丸,如黍米大。

5 普濟方》卷三七九引《仁存方》

5.1 方名

肥肌丸

5.2 組成

苦蔘1兩,龍膽草1錢。

5.3 主治

小兒疳瘦羸,手足枯細,腹大筋青,食不生肌。

5.4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米飲送下。與下藥相間服:川楝子(去枝)、川芎各1兩,上爲末,以麪糊爲丸,如麻子大。每服30丸,米飲送下。

5.5 製備方法

上爲末,以糊爲丸,如麻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