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壅頭痛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fēng yōng tóu tòng

2 英文參考

wind-stagnated headach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風壅頭痛爲病證名[1]。指風熱壅盛所致的頭痛[1]。見《丹溪心法附餘·風熱門》。症見頭痛而頭目昏[1]。治宜祛風清熱,如羌活湯芎芷湯等方[1]

參見頭痛頭痛爲病證名[2]。出《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亦稱頭疼[2]。凡整個頭部以及頭的前、後、偏側部的疼痛,總稱頭痛[2]。頭爲“諸陽之會”、“精明之府”,五臟六腑氣血皆上會於此[2]。凡六淫外感臟腑內傷,導致陽氣阻塞,濁邪上踞,肝陽上亢,精髓氣血虧損,經絡運行失常者,均能發生頭痛[2]。從病因分,有外感頭痛,可由感冒風寒風熱風溼傷暑火邪致痛及傷寒頭痛等;有內傷頭痛,可由氣虛血虛陽虛陰虛肝陽傷食瘀血致痛等[2]。從經絡分,有三陽頭痛太陽頭痛陽明頭痛少陽頭痛)、三陰頭痛太陰頭痛厥陰頭痛少陰頭痛)等[2]。從病情輕重,病程長短,發作規律及疼痛部位分,有真頭痛頭風偏頭痛、雷頭痛腦風巔頂痛久頭痛[2]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58.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8.

治療風壅頭痛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