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Fufang Xiaohuoluo Wan
2.2 標準編號
WS3-B-3902-98
2.3 處方
川烏(甘草銀花炙) 750g 草烏(甘草銀花炙) 750g 當歸 500g 川芎 500g 白芍 250g 地龍 375g 乳香(制) 375g 沒藥(制) 375g 香附(醋炙 ) 500g 膽南星(酒炙) 750g
2.4 製法
以上十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 100g粉末加煉蜜110~ 130g製成大蜜丸,即 得。
2.5 性狀
本品爲黑色的大蜜丸;氣腥,味苦。
2.6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薄壁細胞紡錘形,壁略厚,有極微細的斜向交錯紋 理。草酸鈣簇晶直徑18~32μm,存在於薄壁細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個細胞中含有數個簇晶。 肌纖維成層,無色,微黃色或淡棕色,微波狀彎曲,有時呈垂直交錯排列。分泌細胞類圓形,含 淡黃棕色至紅棕色分泌物,其周圍細胞作放射狀排列。
(2)取本品 12g,加等量硅藻土,研勻,加乙醇60ml,加熱迴流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 渣加水15ml使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15、10、10ml),合併正丁醇提取液,蒸乾,殘 渣加甲醇1ml使溶解,置已處理好的氧化鋁柱(中性氧化鋁 3g,100~200目,內徑0.9cm)上,用醋 酸乙酯-甲醇(3:1)40ml洗脫,繼用甲醇40ml洗脫,收集上述洗脫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 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芍藥甙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 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 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香 草醛硫酸溶液,熱風吹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 紫色斑點。
2.7 檢查
2.8 功能與主治
舒筋活絡,散風止痛。用於風寒溼邪引起的風寒溼痹,肢節疼痛,麻木拘攣, 半身不遂,行步艱難。
2.9 用法與用量
2.10 注意
孕婦忌服。
2.11 規格
每丸重 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