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龍肝膏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fú lóng gān gāo

2 聖濟總錄》卷一三四:伏龍肝膏

2.1 處方

伏龍肝1兩(細研),楮木白汁1合,豬脂2兩,小蒜半兩(去皮,細研)。

2.2 製法

上藥和調令勻。

2.3 功能主治

(疒咼)瘡。

2.4 用法用量

取塗摩瘡上,日3-5次。

2.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三四

3 方出《聖惠》卷三十七,名見《醫方類聚》卷八十五引《濟生續方》:伏龍肝膏

3.1 處方

生地黃汁半升,刺薊汁半升,白蜜3合,麥門冬汁半升,伏龍肝2兩(細研如粉)。

3.2 製法

上件藥,相和,以慢火熬如稀餳。

3.3 功能主治

吐血口鼻俱出,至一斗不止。

3.4 用法用量

不拘時候,含半匙咽津

3.5 摘錄

方出《聖惠》卷三十七,名見《醫方類聚》卷八十五引《濟生續方》

4 聖濟總錄》卷一七七

4.1 組成

伏龍肝(研)2兩,雞子(去殼)1枚,地龍糞(研)1兩。

4.2 主治

小兒卒中客忤驚啼大叫。

4.3 用法用量

先用桃柳湯浴兒,後將藥塗兒五心及頂門上。

4.4 製備方法

上藥相和研勻,或幹,更入少水,調如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