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radix aconiti carmichaeli[朗道漢英字典]
aconite roo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monkshood[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repared commono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adix aconiti[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trobal[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prepared common monkshood branched roo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國家基本藥物
序號 | 基本藥物目錄序號 | 藥品名稱 | 劑型 | 規格 | 單位 | 零售指導價格 | 類別 | 備註 |
243 | 20 | 附子理中丸 | 蜜丸 | 9g | 丸 | 0.6元 | 中成藥部分 | * |
244 | 20 | 附子理中丸 | 蜜丸 | 54g | 瓶 | 3.2元 | 中成藥部分 | |
245 | 20 | 附子理中丸 | 蜜丸 | 60g | 瓶 | 3.5元 | 中成藥部分 | |
246 | 20 | 附子理中丸 | 蜜丸 | 120g | 瓶 | 6.6元 | 中成藥部分 | |
247 | 20 | 附子理中丸 | 水蜜丸 | 6g | 袋 | 0.55元 | 中成藥部分 | *△ |
248 | 20 | 附子理中丸 | 水蜜丸 | 30g | 瓶 | 2.4元 | 中成藥部分 | |
249 | 20 | 附子理中丸 | 水蜜丸 | 36g | 瓶 | 2.9元 | 中成藥部分 | |
250 | 20 | 附子理中丸 | 水蜜丸 | 40g | 瓶 | 3.2元 | 中成藥部分 | |
251 | 20 | 附子理中丸 | 水蜜丸 | 48g | 瓶 | 3.8元 | 中成藥部分 | |
252 | 20 | 附子理中丸 | 水蜜丸 | 54g | 瓶 | 4.2元 | 中成藥部分 | |
253 | 20 | 附子理中丸 | 水蜜丸 | 60g | 瓶 | 4.6元 | 中成藥部分 | |
254 | 20 | 附子理中丸 | 水蜜丸 | 72g | 瓶 | 5.5元 | 中成藥部分 | |
255 | 20 | 附子理中丸 | 濃縮丸 | 200丸 | 瓶 | 6.3元 | 中成藥部分 | *△ |
256 | 20 | 附子理中丸 | 濃縮丸 | 192丸 | 瓶 | 6.1元 | 中成藥部分 | |
257 | 20 | 附子理中丸 | 濃縮丸 | 360丸 | 瓶 | 11.1元 | 中成藥部分 | |
258 | 20 | 附子理中片 | 片劑 | 36片(糖衣) | 盒(瓶) | 24元 | 中成藥部分 | *△(指用量爲一次6~8片,一日1~3次的品規) |
259 | 20 | 附子理中片 | 片劑 | 18片(糖衣) | 盒(瓶) | 12.3元 | 中成藥部分 | |
260 | 20 | 附子理中片 | 片劑 | 60片(糖衣) | 盒(瓶) | 39.3元 | 中成藥部分 |
注(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1、表中備註欄標註“*”的爲代表品。
2、表中代表劑型規格在備註欄中加註“△”的,該代表劑型規格及與其有明確差比價關係的相關規格的價格爲臨時價格。
注(中成藥部分):
2、表中備註欄加註“△”的劑型規格,及同劑型的其他規格爲臨時價格。
4 中藥名·附子
附子爲中藥名,出《神農本草經》。爲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子根的加工品[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1 拉丁名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4.2 英文名
prepared common monkshood branched root(《中醫藥學名詞(2004)》)
4.3 來源
附子爲毛莨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栽培品)的子根的加工品[2]。
附子或草烏頭之形長而細者名天雄,功專壯陽強腎,餘同附子[2]。
4.4 產地
4.5 性味歸經
4.6 功效與主治
附子治脾胃虛寒,心腹冷痛,嘔吐,泄瀉,冷痢,小兒慢驚,陽虛外感[2]。
附子爲眼科常用溫裏藥,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的功效:
(1)用於腎陽不足所致視物昏花。目珠疼痛,或兼有畏寒肢冷、陽痿、尿頻等。多與肉桂、熟地黃、山茱萸等配用。
(2)用於少陰傷寒目病,白睛血絲淡紅,淚湧如泉,清涕如水,畏光無眵;或太陰裏虛目病,胞瞼浮軟,白睛青藍,面色無澤等。用於前者常與麻黃、細辛合用。如麻黃附子細辛湯;用於後者常與人蔘、白朮、泡姜等配伍,如附子理中湯。
4.7 用法用量
煎服:制附子,3~9g,回陽救逆可用18~30g,宜久煎[2]。
4.8 配伍禁忌
4.9 使用禁忌
孕婦忌服[2]。
4.10 化學成分
附子含新烏頭鹼、烏頭鹼、次烏頭鹼、消旋去甲基烏藥鹼、棍掌鹼(Coryneine)等生物鹼以及附子脂酸、附子磷脂酸鈣、b2-谷甾醇及其脂肪酸酯等[2]。
4.11 藥理作用
熟附片煎劑有興奮心臟作用,有效成分曾報告爲消旋去甲烏藥鹼及棍掌鹼,二者皆有異丙腎上腺素樣作用,但是否爲附子強心成分,意見不一[2]。
生附子冷浸液可致心律不齊和心跳停止,煮沸後毒性作用大爲降低[2]。
附子磷脂酸鈣及β-谷甾醇等脂類成分具有促進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新陳代謝作用,減少它們在動脈壁的沉着和血液中的含量,曾用於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兔的治療,獲初步效果[2]。
烏頭鹼具局麻(先刺激,後麻醉)鎮痛及抗炎作用,但系劇毒藥,安全範圍小,可使心率減慢、心律紊亂,甚至室顫[3]。據報告,人口服烏頭鹼0.2mg、川烏3~90g即可中毒致死,致死原因是呼吸中樞及心肌麻痹[3]。烏頭鹼極易水解,水解後毒性大大減少[3]。
4.12 附子中毒
附子又名雄片、本片、明附片等,本品爲毛茛科烏頭屬植物卡氏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 生附子含烏頭鹼、次烏頭鹼、中烏頭鹼及旋去甲烏藥鹼等。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之功效。[4]
4.12.1 不良反應機制
附子生品毒性大,經加工炮製、煎煮及合理配伍可降低附子毒性。附子炮製品煎劑內常用量3~15g,內服中毒量15~30g。附子的主要毒性是引起心律失常且呼吸抑制等。[4]
4.12.2 症狀
附子中毒反應與草烏相同,出現脣舌、手足發麻,運動失靈,心律不整,甚至心臟及呼吸麻痹而死亡。
4.12.3 治療
1.排毒 立即催吐,洗胃及導瀉,靜脈補充液體,以促進毒物排泄。
2.解毒 用阿托品抑制腺體分泌,抑制平滑肌過度緊張狀態,阻斷迷走神經對心臟的影響及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使之症狀得以減輕或消除。
3.對症治療 呼吸抑制時可給予氧氣吸入及行人工呼吸;休克時行抗休克治療;體溫過低時給予保溫。
4.13 附子的藥典標準
4.13.1 品名
Fuzi
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rKA
4.13.2 來源
附子爲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採挖,除去母根、鬚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規格。
(1)選擇個大、均勻的泥附子,洗淨,浸入膽巴昀水溶液中過夜[5],再加食鹽.繼續浸泡,每日取出曬晾,並逐漸延長曬晾時間,直至附子表面出現大量結晶鹽粒(鹽霜)、體質變硬爲止,習稱“鹽附子”。
(2)取泥附子 按大小分別洗淨,浸入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5],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水漂,縱切成厚約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調色液使附片染成濃茶色,取出,蒸至出現油麪、光澤後,烘至半乾,再曬乾或繼續烘乾,習稱“黑順片”。
(3)選擇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洗淨,浸入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5],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剝去外皮,縱切成厚約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曬乾,習稱“白附片”。
4.13.3 性狀
4.13.3.1 鹽附子
呈圓錐形,長4~7cm,直徑3~5cm。表面灰黑色,被鹽霜,頂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圍有瘤狀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體重,橫切面灰褐色,可見充滿鹽霜的小空隙和多角形形成層環紋,環紋內側導管束排列不整齊。氣微,味成而麻,刺舌。
4.13.3.2 黑順片
爲縱切片,上寬下窄,長1.7~5cm,寬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黃色,油潤具光澤,半透明狀,並有縱向導管束。質硬而脆,斷面角質樣。氣微,味淡。
4.13.3.3 白附片
無外皮,黃白色,半透明,厚約0.3cm。
4.13.4 鑑別
取本品粉末2g,加氨試液3ml潤溼,加乙醚25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揮幹,殘渣加二氯甲烷0.5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苯甲酰新烏頭原鹼對照品、苯甲酰烏頭原鹼對照品、苯甲酰次烏頭原鹼對照品,加異丙醇一二氯甲烷(1:1)混合溶液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單酯型生物鹼)。再取新烏頭鹼對照品、次烏頭鹼對照晶、烏頭鹼對照品,加異丙醇一二氯甲烷(1:1)混合溶液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雙酯型生物鹼)。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各5~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6.4:3.6:1)爲展開劑,置氨蒸氣飽和20分鐘的展開缸內,展開,取出,晾乾,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鹽附子在與新烏頭鹼對照品、次烏頭鹼對照品和烏頭鹼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黑順片或白附片在與苯甲酰新烏頭原鹼對照品、苯甲酰烏頭原鹼對照品、苯甲酰次烏頭原鹼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4.13.5 檢查
4.13.5.1 水分
不得過15.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H 第一法)。
4.13.5.2 雙酯型生物鹼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新烏頭鹼對照品、次烏頭鹼對照品、烏頭鹼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異丙醇二氯甲烷(1:1)混合溶液製成每1ml各含5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上述對照品溶液與[含量測定]項下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雙酯型生物鹼以新烏頭鹼(C33H43NO10)、次烏頭鹼(C32H45NO10)和烏頭鹼(C33H43N011)的總量計,不得過0.020%。
4.13.6 含量測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第一增補本)刪除原“總生物鹼”項[5])。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4.13.6.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四氫呋喃(25:15)爲流動相A,以0.1mol/L醋酸銨溶液(每1000ml加冰醋酸0.5ml)爲流動相B,按下表中的規定進行梯度洗脫,檢測波長爲235nm。理論板數按苯甲酰新烏頭原鹼峯計算應不低於3000。
時間(分鐘) | 流動相A(%) | 流動相B(%) |
0~48 | 15 →26 | 85→ 74 |
48~49 | 26 →35 | 74 →65 |
49~58 | 35 | 65 |
58~65 | 35 →15 | 65 →85 |
4.13.6.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苯甲酰新烏頭原鹼對照品、苯甲酰烏頭原鹼對照品、苯甲酰次烏頭原鹼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異丙醇-二氯甲烷(1:1)混合溶液製成每1ml各含1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4.13.6.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2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加氨試液3ml,精密加入異丙醇-乙酸乙酯(1:1)混合溶液5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300W,頻率40kHz,水溫在25℃以下)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異丙醇一乙酸乙酯(1:1)混合溶液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25ml,40℃以下減壓回收溶劑至幹,殘渣精密加入異丙醇-二氯甲烷(1:1)混合溶液3ml溶解,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4.13.6.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苯甲酰新烏頭原鹼(C31H43NO10)、苯甲酰烏頭原鹼(C32H45NO10)和苯甲酰次烏頭原鹼(C31H43NO9)的總量,不得少於0.010%。
4.13.7 附子飲片
4.13.7.1 炮製
4.13.7.1.1 附片
(黑順片、白附片) 直接入藥。
同藥材。
4.13.7.1.2 淡附片
取鹽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換水2~3次,至鹽分漂盡.與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開後口嘗無麻舌感時,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曬乾。
本品呈縱切片,上寬下窄,長1.7~5cm,寬0.9~3cm,厚0.2~0.5cm。外皮褐色。切面褐色,半透明,有縱向導管柬。質硬,斷面角質樣。氣微,味淡,口嘗無麻舌感。
33H43NO10)、次烏頭鹼(C32H45NO10)和烏頭鹼(C33H43N011)的總量計,不得過0.010%。
同藥材。
4.13.7.1.3 炮附片
取附片,照燙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Ⅱ D)用砂燙至鼓起並微變色。
本品形如黑順片或白附片,表面鼓起黃棕色,質鬆脆。氣微,味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第一增補本)刪除原【含量測定】總生物鹼 項[5])。
鑑別、檢查
同附片。
4.13.7.2 性味與歸經
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
4.13.7.3 功能與主治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用於亡陽虛脫,肢冷脈微,心陽不足,胸痹心痛,虛寒吐瀉,脘腹冷痛,腎陽虛衰,陽痿宮冷,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溼痹痛。
4.13.7.4 用法與用量
3~15g,先煎,久煎。
4.13.7.5 注意
孕婦慎用;不宜與半夏、瓜蔞、瓜萎子、瓜蔞皮、天花粉、川貝母、浙貝母、平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白蘞、白及同用。
4.13.7.6 貯藏
4.13.8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