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外臺》卷三十七引《小品方》:甘草飲
3.1 別名
3.2 處方
3.3 製法
上切。
3.4 功能主治
服五石散後,食便吐出,不得安住者,由癖故也;乳石發內,熱結不除,或已飲酒、冷食、澡洗,猶不解,或腹脹頭痛眼目疼,或先有癖實不消,或連飲不食,或時作心痛。
3.5 用法用量
3.6 摘錄
《外臺》卷三十七引《小品方》
4 《聖濟總錄》卷七十六:甘草飲
4.1 處方
甘草大者2寸許(一半生,一半炙),烏梅5枚(拍碎),訶黎勒皮5枚。
4.2 製法
上銼細。
4.3 功能主治
冷熱痢,或小兒痢渴不止。
4.4 用法用量
4.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七十六
6 《聖濟總錄》卷一四○:甘草飲
6.1 處方
甘草3兩。
6.2 製法
上銼細。
6.3 功能主治
毒箭傷。
6.4 用法用量
用水2升,煎取1升,絞汁,每服1小盞,溫飲,日3次,仍淋瘡上。
6.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四○
7 《聖濟總錄》卷七:甘草飲
7.1 處方
甘草(炙)2兩,黃芩(去黑心)2兩,附子1枚(炮裂,去皮臍),人蔘1兩,芎藭1兩,防風(去叉)1兩,麻黃(去根節)1兩,防己1兩。
7.2 製法
上銼,如麻豆大。
7.3 功能主治
賊風入腹,角弓反張,口噤舌強,目視不明,不能言語,舉體不仁,心腹痛。
7.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3片,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
7.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七
8 《聖濟總錄》卷六十五
8.1 組成
甘草半兩(半炙半生),黑豆100粒(半炒半生),生薑半兩(半煨半生),烏梅肉1枚(半炒半生)。
8.2 主治
暴患熱嗽。
8.3 用法用量
以酒、水各1盞,同入銀石器內,煎至1盞,去滓,更入蜜1匙,重煎至1盞,食後、臨臥放溫細呷。
9 《外臺》卷六引《延年祕錄》
9.1 組成
甘草2兩(炙),人蔘2兩,乾薑4兩,厚朴2兩(炙),白朮2兩。
9.2 主治
9.3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1升5合,去滓,分溫3-4服,如人行8-9裏。
9.4 製備方法
上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