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手術步驟
11.1 1.切口
取後正中切口,以骨折部位爲中心,一般顯露應包括患椎上、下各2個棘突。
11.2 2.椎板的顯露
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和深筋膜,切開棘上韌帶,用骨膜剝離器緊貼棘突和椎板,自內向外剝離,以幹紗布填充止血。用自動拉鉤牽開兩側骶棘肌,使椎板充分顯露出來(圖3.26.5.17-5)。
11.3 3.復位與減壓
確定骨折脫位部位和程度,用持骨器或巾鉗,持住損傷節段兩棘突,同時調整手術牀使脊柱適當屈曲,在臺下助手協助下做牽引復位。如發現椎板骨折陷入椎管則應施行減壓術(圖3.26.5.17-6,3.26.5.17-7)。
11.4 4.鋼板的安置
選擇適於損傷節段弧度的鋼板,其長度至少包括損傷節段上下各2個棘突。將兩塊鋼板分別置於棘突兩側,並用器械做臨時固定,但必須保持鋼板孔道對稱。
11.5 5.螺絲釘固定
經兩側鋼板的槽孔做棘突打孔。長短適宜的安放螺絲釘,其扁平部恰好卡入鋼板的孔槽內,安放並旋緊螺母,然後按順序安置其餘螺絲釘和螺母,依次旋緊(圖3.26.5.17-8)。
11.6 6.縫合切口
12 術中注意要點
1.術中剝離椎板時應輕柔,防止骨膜剝離器將骨折片推入椎管,導致損傷或加重脊髓損傷。
2.安置鋼板時,必須選擇弧度與該節段脊椎曲度相同或相近的鋼板,更要避免鋼板安放的錯誤。
13 術後處理
拆線後,石膏背心固定3個月。鋼板取出時間爲1.5~2年。